原标题:【文化】名流辈出的汪山土库未来之路如何走?听听专家怎么说

为深入挖掘汪山土库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5月13日,2018汪山土库文化研讨暨汪山土库创新与发展探讨会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汉语国际推广茶文化传播基地名誉教授金坚范等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文化学者为汪山土库的发展把脉,并提出各自独到的见解。

观千载赣鄱锦绣,会汪山百年风云。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专家们纷纷表示,不论是从建筑维度上来说,还是从历史和文化维度上来说,汪山土库所承载的意义都极其巨大。“整个汪山土库建筑设计合理,安全舒适,青砖黛瓦、烽火山墙,房屋采光通风都很好,是全国比较罕见的民居建筑。同时,汪山土库程氏家族历史文化深厚,族人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其后裔很多是专家学者,程氏的家风对今人来说也很有教育意义。” 长期致力于研究汪山土库的学者潘后军说道。

学者们也对汪山土库的再打造和再提升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他们认为,汪山土库的整体发展要跳出传统大院的模式,与土库历史建筑为肌理,注入传统家文化灵魂,采取保护第一、活态传承、游学并举的发展策略,活化汪山土库家文化,做到家文化可感受、可体验、可消费。就汪山土库的创新与发展,金坚范在接受采访时说:“汪山土库的建筑规模在全国比较少见,要深入挖掘好其历史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好家训文化,做好家训文章,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汪山土库不仅在建筑上影响广泛,而且使‘土库文化’能传承得更久更远。”

原江西省艺术研究所所长、江西(南昌)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苏子裕表示:“应加大对汪山土库文物的保护力度,在开发利用时,要秉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忌过度商业化,要紧密结合海昏侯遗址公园旅游景区开发,利用好象山森林公园鹭鸟等周边旅游资源,找准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定位,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生态旅游区。”

“通过再打造和再提升,汪山土库将以新的方式诠释、展现中华民族得以绵延传承的世家文化,让其成为江西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世界华人家庭文化、家族文化、家国文化、家天下文化的心灵重塑之地,进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造福当地百姓。”汪山土库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汪山土库古建筑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清中期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和安徽、浙江巡抚程楙采兄弟所建,占地面积108亩,内有房屋25幢,房间1443间,天井572个,为目前国内现存最大规模的民居建筑,是赣鄱地区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在江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素有“民间故宫”之美誉。程氏家族近200年长盛不衰,留下了“一门三督抚,五里六翰林”的动人诗话。自晚清到民国的百余年里,从汪山土库走出进士7名、举人21名、大小官员和社会名流100余名。其严谨的家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造就了其家族的鼎盛繁荣。

大家还喜欢看

4605个岗位+最高年薪120万!明天南昌这个招聘会,好工作等你挑!

定了!南昌再建一条过江隧道!红谷滩建人行天桥!还有一批快速路…

重磅!猛砸615亿,“江西浦东”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来源:新建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