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是兴安盟林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8'--121°23',北纬46°39'--47°39',是全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邻呼伦贝尔市所辖扎兰屯市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南至兴安盟科右前旗,西与蒙古国接壤,北和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毗连。东西长142公里,南北长118公里,总面积7408.7平方公里,辖区内中蒙边境线长93.434公里。

阿尔山市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全年主要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与西北干寒气流影响,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又处于大陆型高山气候区,地方小气候特征明显。全年气温较低,无霜期短,气温日差较大。

阿尔山市前身是兴安盟科右前旗的一个建制镇,1992年12月5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阿尔山经济开发区,实行计划单列。

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市。  以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尔山镇的行政区域为阿尔山市的行政区域。

2012年出生人口237人,出生率为4.87‰;死亡人口260人,死亡率为5.35‰,人口自然增长率-0.4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48633人,比上年增加208人。其中:蒙古族人口8271人,增长1.6%,占总人口的17.0%,其他少数民族2056人,增长1.2%,占总人口的4.2%。

民族有蒙古、汉、回、满、朝鲜、达斡尔、苗、壮、锡伯等13个民族,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地区。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84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59万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1765万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05719万元,增长9.6%。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5%,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5.3%,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3.2%。全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5.6:23.9:60.5。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823元,比上年增长6.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