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林黛玉太过优秀,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贾敏和林如海的婚姻十分美满,不仅是门当户对,当年很可能还是金童玉女的组合,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在红楼梦里,有2处细节暗示当年贾敏很可能是下嫁给林如海,虽然是正妻,但是很可能是填房。什么是填房呢?就是正妻死后,男方又续娶了一个正妻,比如后面出来的邢夫人和尤氏都是填房。

红楼梦里的2处细节,暗示黛玉母亲是下嫁林如海,而且还不是原配

林如海在书中出场算是比较早的,当日贾雨村被罢官后就开始遍行天下,在维扬一带停了下来,去林如海家谋了家庭教师一职。当时曹雪芹就详细交代了林如海家的背景情况。

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红楼梦里的2处细节,暗示黛玉母亲是下嫁林如海,而且还不是原配

公侯伯子男,林家最开始就只有侯爵,根据将次承袭的规则,到林如海父亲这一代,袭的爵位不仅不是侯爵,而是很低等的爵位了。比如宁国府最初是国公爵位,到了贾珍这里,袭的是三等将军,假如贾府不败,到了贾蓉就只是四等将军了。

这么一分析,你还觉得林如海有个牛逼到不行的家庭背景吗?

林家到了林如海父亲这一代既然早就已经不牛逼了,林如海自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显赫的背景。在看林如海个人,虽说是探花,又是兰台寺大夫,又是巡盐御史,但是这是他出场时的身份而已。所谓的探花是前科,古代三年一大考,也就是说林如海出场前3年或者是6年,才考到探花,当时林黛玉都已经出生了。至于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这些更应该是他考探花之后的事。

这么看来,林如海和贾敏结婚时,家庭背景不怎么样,个人仕途也还没那么光明,只能说贾敏比较旺夫,以至于林如海娶了她之后官运亨通了。

红楼梦里的2处细节,暗示黛玉母亲是下嫁林如海,而且还不是原配

林如海成亲时,林家及他个人实在是没什么亮点,那么贾敏这边又如何呢?

在清虚观打醮时,有一处细节,不知道大家注意没,当时张道士流着眼泪跟贾母说贾宝玉有当年国公爷的模样,贾母接过话说自己养这么多儿孙,只有贾宝玉像他爷爷。

张道士又叹道:“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国公爷一个稿子!”说着两眼流下泪来。贾母听说,也由不得满脸泪痕,说道:“正是呢,我养这些儿子孙儿,也没一个像他爷爷的,就只这玉儿像他爷爷。”

贾宝玉的爷爷就是贾母的丈夫、贾敏的父亲。虽然是将次承袭,但是在荣国府这边却有一个不一样的情况,即贾敏的父亲承袭的还是国公爵位,当年并没有给他降等级。这也就是说贾敏出嫁时,自己父亲是国公,是除了王爷之外最高的爵位了。

于是贾敏和林如海的结合,其实就是国公家千金小姐嫁给没落贵族的读书公子,这算是下嫁吧?

红楼梦里的2处细节,暗示黛玉母亲是下嫁林如海,而且还不是原配

再说说,贾敏嫁给林如海到底是原配,还是填房。

上面既然已经分析了贾敏和林如海成亲时身份相差悬殊,这里没必要讨论贾敏是正妻还是小妾的问题了,毫无疑问是正妻,只不过是原配还是续弦,则有待商榷。

在贾敏死后,贾母派人来接林黛玉去贾府,但是林黛玉不愿意去,林如海就苦口婆心劝导林黛玉,其中的一处细节暗示贾敏应该不是原配。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

林如海跟林黛玉说“再无续室之意”,这句话比较有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林如海说自己再也没有想要续娶的打算了,那假如之前没有续娶过,何来“再”?这句话是在贾敏死后,他对林黛玉说的,由此可见,贾敏很可能就不是林如海的原配夫人,而不过是林如海续娶的填房。

红楼梦里的2处细节,暗示黛玉母亲是下嫁林如海,而且还不是原配

本来以为贾敏和林如海之间是门当户对的婚姻,哪知是男方高攀,女方下嫁。本来以为是郎情妾意的天作之合,哪知道林如海当时已经是二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