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壮大至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至290万人。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了毛主席亲自撰写的新华社社论《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新年献词》。

此文大气磅礴,一开头就出手不凡:“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1949年国共和谈时张治中举了个例子,周恩来拍案而起大发脾气斥责

毛主席新年献词的发表,宛如一声春雷,宣告了华夏大地人民的春天的到来。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解放军将士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各战区指战员纷纷致电中央军委表示战斗决心。

1949年元旦的上午,蒋介石在南京总统府邸举行了新年团拜会。前来参加团拜会的人有副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孙科、立法院长童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以及张群、张治中、邵力子、陈立夫、谷正纲、张道藩等,共60多人。

在这场团拜会上,蒋介石还宣读了乞和的《新年文告》,暗示自己将下野。当天,《中央日报》的头版刊登了这篇文告。

1月21日,国民党总统蒋介石以“因故不能视事”,宣告“引退”,由南京飞奉化幕后指挥。李宗仁代理总统,发布文告宣称:愿即开始和平谈判,并派邵力子、张治中等5人为和谈代表。

于是,两党启动了谈判模式。

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由张治中任团长,其他成员有邵力子、黄绍竑、刘斐、章士钊、李蒸;中国共产党方面由周恩来任代表团团长,其他成员包括林伯渠、林彪、叶剑英、李维汉、聂荣臻。

1949年4月1日,搭载着张治中为首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的专机从南京起飞了。

抵达北平南苑机场后,国民党谈判代表团成员们下了舷梯,然而在接机的人群中,张治中没有发现他期待的人物出现,这让他心中一惊。

当时张治中满心认为周恩来肯定会亲自到机场去迎接自己。两人是旧识,私交甚好。

周恩来没出现在机场,让张治中更意识到了这次谈判的艰巨性。

国民政府和谈代表团入住了北京的六国饭店。

下午六时,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与张治中开始了会谈。

1949年国共和谈时张治中举了个例子,周恩来拍案而起大发脾气斥责

和谈在勤政殿举行,一直谈到了4月15日,共谈了半个月。

但在主会场勤政殿正式开会的次数不多,大约只有五六次,而且都在上午开,每次只开两个多小时,而大部分时间是会外的单独活动和分别协商。

和谈中,张治中曾举了个不很恰当的例子,大意是说,我们中国这个大家庭原来是哥哥当家,可是没有当好,把家管得很糟;弟弟能干,能把家管好,当然哥哥就该把钥匙交给弟弟。但不管怎样,兄弟总是一家人嘛!不能把哥哥当成罪犯……

周恩来听了这些话,当即拍案而起,严正地斥责了张治中:你们难道像兄弟一样对待我们了么?!你们国民党从1927年算起,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这笔帐人民是要清算的!你们一小撮反动派挑起了全面内战,这些难道仅仅是没有管好家吗?!

当时,气氛非常紧张,张治中在周恩来的威严面前,只有连连道歉,说自己用词不当。在场的我党方面的同志都感到扬眉吐气,深为周恩来的大义凛然与谈判辞令所折服。

经过半个月的唇枪舌战,国共双方草拟《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并商定于4月20日签字。

4月20日夜,以李宗仁代总统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共和谈代表团商定的《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为时半个月的国共北平和谈终告破裂。

南京当局19日发表广播,表示对和平协定未能全部同意,解放军渡江难以接受,于是国共和谈全面破裂。

4月21日,毛主席起草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并由他和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一起发布,命令人民解放军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大踏步地进军。

1949年国共和谈时张治中举了个例子,周恩来拍案而起大发脾气斥责

解放军挥师渡过了长江,一举占领南京、上海等大城市,然后向华南、西南、西北各省进军,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国民党集团则被人民抛弃,退却到台湾一隅以苟延残喘。(刘继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