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被耽搁多年的海军建设工作也重新开始进行,目前在国内各大造船厂都能看到海军军舰"下饺子"的场景。但有一点是必须要认清的,作为军舰的"心脏"部分,燃气轮机的核心生产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无疑这将会给中国海军的建设带来极大的困扰。

有钱也无从下手 被称为军舰心脏的燃气轮机研发到底难在哪?

一般各国军舰使用的动力设备都是重型的燃气轮机,此前中国军舰一直都是采用的乌克兰等国生产的大型燃气轮机设备。虽然中国也向乌克兰引进了先进的重型燃气轮机的生产技术,但在实际使用中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燃气轮机部件的生产工艺达不到要求,无法满足燃气轮机的工作需要。

有钱也无从下手 被称为军舰心脏的燃气轮机研发到底难在哪?

但目前中国已经能完全独立自主的制造出重型燃气轮机的绝大多数部件,越来越多的国产重型燃气轮机被安装在新型的军舰上。但在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叶片上,中国就连毛坯件都要向国外进口,进行精加工的设备也同样要向一家德国公司进口。中国想要什么类型的燃气轮机叶片,完全取决于这些外国公司愿意给什么样的叶片,中国只能选择被动接受。

有钱也无从下手 被称为军舰心脏的燃气轮机研发到底难在哪?

由于燃气轮机叶片要长期在1400度~1600度之间的高温工作,必须要保证叶片材料的耐高温性和稳定性,因此生产难度极大,工艺要求极高,中国并没有相关的经验,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燃气轮机的叶片供应的问题。虽然中国也想过自主攻克燃气轮机的叶片生产的难关,但由于涉及的领域太多,并且在这些领域中并没有技术积累,即使有非常充裕的研发资金的投入,同样也无从下手。

有钱也无从下手 被称为军舰心脏的燃气轮机研发到底难在哪?

目前航母建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对燃气轮机的要求自然也随之越来越高,一旦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燃气轮机产品全面禁运,无疑将会对整个海军军舰的建造工作带来灭顶之灾。中国只有从最基础开始,重新探索燃气轮机叶片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在重型燃气轮机的生产上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利刃/D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