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主要有什么症状?

肠道传染病是一种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其主要类型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这类疾病一旦发作,患者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

二、肠道传染病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1、经水传播。如果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以及洗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2、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及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这类疾病局部流行或暴发流行。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苍蝇、蟑螂等媒介昆虫体内存活一段时间,并随着昆虫的活动进行传播。

三、介绍几种肠道传染病?

1、霍乱霍乱是由O1群或O139群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波及面广的特点,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

霍乱的传染源是霍乱病人或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

大多数情况下,感染只造成轻度腹泻或根本没有症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剧烈的无痛性水样腹泻,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感染霍乱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会引起严重脱水导致死亡。

霍乱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现感染霍乱,无论是轻型还是带菌者,均应隔离治疗。另外病人和带菌者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采样、家里疫点的消毒等工作。

2、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志贺菌属(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轻或缺如,病情凶险。 菌痢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药治疗,治愈率高。疗效欠佳或慢性变多是因为未经正规治疗、未及时治疗、使用药物不当或耐药菌株感染。

3、甲型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

四、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的首要病因是吃了不清洁的食物,因此预防的关键是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在采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夏季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使煮透的食物,有些细菌的毒素仍不能被破坏,如葡萄球菌肠毒素在煮沸后30分钟内仍保存其致病性。因此,食物不应储存过久。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厨师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餐具应严格消毒。还要适当吃些大蒜和醋。苍蝇与蟑螂等害虫是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措施之一。此外,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体质,也有利于抵御肠道传染病。(肥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与卫生应急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