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三:

首先是天猫、淘宝拥有超过 7 亿的用户规模,特别是其对下沉市场用户、年轻用户与女性用户的集中覆盖,为品牌发售新品的效果提供了基础保证。

比如今年 3 月,华为 P30 在天猫以盲价开启预售,创造了补货 10 次的记录。5 月,奥利奥跨界故宫推出的新品在天猫上线即售出 76 万份,同比去年增长超 30%。和实体商业选「旺铺」的道理类似,用户规模确保了「客流量」。周天财经最新了解到的消息是,在 6 月 1 日天猫 618 的第一个小时内,就先后产生了苹果、美的、耐克、奥克斯等一系列成交过亿品牌。其中,苹果全品牌 2 分 45 秒就成交过亿,美的和耐克在 4 分钟过亿,势能明显。

第二点,淘宝和天猫在运营推广上的能力沉淀,有助于放大发售新品带来的品牌效应。

因为品牌上新时的诉求,不仅仅在于「多卖钱」,更在于「提升影响力」,这也是品牌商品与纯功能型商品的一个很大不同。这样说或许仍然有些抽象,举例来说,早些年苹果发售新手机时,会有粉丝带着帐篷彻夜排队,就算你没有参与其中,也很容易被新闻媒体触达到,进而加深对苹果的品牌印象。淘宝和天猫提供的,要比线下时代更进一步。比如法国奢侈美妆品牌兰蔻去年在天猫上首发「发光眼霜」,上线当天售出 18000 支,而在销量背后,还为兰蔻店铺带来了大量的年轻粉丝,目前兰蔻天猫旗舰店粉丝数超过 850 万。利用淘宝的微淘,品牌就可以对用户做长期的维护与运营。

最后一点,是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数据能力,可以在新品生产阶段予以介入,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减少上新带来的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