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来以恐惧的心理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

——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

剧版《第二十二条军规》预告片

作为美国“黑色幽默”经典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的作者、西方这一文学流派的奠基者,约瑟夫·海勒的名句不仅“兜”出自己在创作上的“阴谋”,更是对“黑色幽默”内核的最佳注释。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约瑟夫·海勒,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如果一个极致的黑色幽默故事必须残忍,那么,没有任何事物比“战争"更适合这个题材了。

在战争这个极端环境中,看似插科打诨的笑点,个个都是“致命的哀点”。

《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通过描绘二战时期美国空军飞行大队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展现出一个充满逻辑悖论的荒诞世界,成为“美式黑色幽默”的经典。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第二十二条军规》(Catch-22),1961年出版

5月17日,流媒体平台Hulu放出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同名反战题材原创剧——《第二十二条军规》,绝对值得你留意。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且不说这部剧的精彩程度,光是它的主创班底就足够让你侧目:

制作人、导演和演员是好莱坞老牌帅哥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克鲁尼在剧中饰演惹人嫌的暴躁将军沙依斯科普夫,虽然戏份有限,却是全剧中笑点和槽点最集中的人物之一

他板着臭脸的几次“严肃搞笑”尽显戏骨本色,愣是把我逗得笑出猪叫……,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因《罪人》中的出色表演崭露头角的克里斯托弗·阿波特(Christopher Abbott)饰演的本剧男主角。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实力派”休·劳瑞(Hugh Laurie)凯尔·钱德勒(Kyle Chandler)也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豪斯医生”(上)和刚刚才在《哥斯拉2》里露面的“帝王组织科学家马克·罗素”(下)

能让挑剔的乔治·克鲁尼“重出江湖”实属不易,毕竟他已经拿过奥斯卡小金人儿和金球奖终身成就奖,既不差名更不差钱。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乔治·克鲁尼已经进入人生“犯不上”阶段,无须证明自己

他这次以6集迷你剧《第二十二条军规》华丽回归,而且还“又当爹又当妈”地同时担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演,除了他本人对1970版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热爱,这部剧肯定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第二十二条军规》(1970)海报

不少因为乔治·克鲁尼而第一时间刷剧的朋友们——你们这群小机灵鬼这次赚大了。

这是一部近年来少见的、具有强烈自我风格的神作

它完全不怕被剧透主线情节,因为它的好看就来源于——极度荒谬、自我矛盾、不协调......笑点和哀点交织在一起,让你“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能哭出来”

以下内容有微微剧透,

不影响追剧

一个悖论

“第二十二条军规”讲的是二战期间在美国空军飞行队里一个“你永远不可能赢”的逻辑悖论(Catch)

正常人得冒死执行完所有飞行任务,只有疯子才能申请免于飞行作战,但这项申请必须由“疯子”本人提出。

问题是,如果这人有能力提出申请,就恰好证明TA是想逃避飞行任务的正常人。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我们的主角约塞连(以下用绰号YOYO来称呼他)是一个相当怕死的空军投弹手,不同于传统“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大兵形象,YOYO满脑子想的不是为自由献身,而是如何摆脱飞行任务。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在YOYO的价值观里:任何值得为之献身的东西,就值得为之活下去。

因此他想尽一切办法求生,用的最多的手段就是——装病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但对于飞行兵来说,真正的“终极解脱”只有一个:执行够一定次数的飞行任务后彻底退休回家——这成了YOYO最大的希望。

遗憾的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

飞满25次任务之后就可以回家,但士兵必须绝对服从命令。

空军上校卡斯卡特为了给自己积累战功,利用第二十二条军规无限度增加士兵的飞行次数,把士兵们的希望扼杀在永远无法破解的闭环悖论中:

虽然飞行次数够了就能回家,但我可以一直给你涨......

这条荒谬且自相矛盾的军规,就是个圈套,是士兵们无法逾越的噩梦。

25次涨到30次,30次涨到35次,35次涨到40次……直到有一天被打成肉酱坠向地面。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凯尔·钱德勒饰演的上校卡斯卡特

“看透了一切”的YOYO陷入深深的绝望中,他意识到:整个队伍都沉浸在惯性思维中,已经没人愿意独立思考、甚至站出来反抗了。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每个受害者都是犯罪者,每个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总得有人站出来,打破那条危及所有人的可恶链条。” 求生欲极强的YOYO完成了人生重大转折。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YOYO成了反抗“第二十二条军规”悖论的叛逆者和反英雄,他故意否定自己所肯定的,抗议自己所接受的。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美利坚翘臀”成了叛逆的标志

往军队的汤里加洗衣粉、挪动地图上的轰炸线、疯了似的执行飞行任务......YOYO试遍了所有方法,也没能成功退伍;不仅如此,他的任务还被增加了——自己越努力、反而离目标越远

YOYO在第二十二条军规制造的悖论里越陷越深。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除了YOYO的经历,剧中无时无刻不在用“悖论”说事儿。

比如,意大利老爷子说:“弱小的意大利会被轻易打败;但正是因为战败,意大利才得以延续。”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我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缺点”;

“我这人从不说谎,只在需要时才说谎” ......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当时的世界就是一个大悖论——为了追求和平,所以人类才发动战争;正是因为遭遇了战争,和平就成了奢望。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巧合造就的死亡幽默

“巧合”经常成为一个故事的“点睛之笔”。在《第二十二条军规》里,“巧合”是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特点,也是这部剧荒诞和幽默感的来源。

在战争环境下,某个人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可能造成令人目瞪口呆的效果。

比如:YOYO说错了行政帐篷的位置,导致一个新兵连包裹都还没打开,就被阴差阳错拉去当了炮灰;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一个名叫梅杰·梅杰·梅杰(梅杰-Major在英文中是少校的意思)的小哥,因为长官没搞清楚他的名字,事后又碍于面子,所以将错就错只得把他提拔为少校;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父亲恶作剧起的名字,居然让儿子不费吹灰之力就走上了人生巅峰

YOYO动了战略地图上的轰炸线,所有人都以为博洛尼亚已被美军攻陷,负责征地占宅的少校德·科瓦里直接撞进了德军老巢。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YOYO的好友死在轰炸机尾,所以他竭力劝新兵呆在机身位置,结果机身立刻被炸,年轻的新兵成了冤魂。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YOYO伸手擦去战斗机上战友的血迹

这些巧合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更多的令人脊背生寒。

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巧合”把命运的无法预料和不可控无限放大;在无处不在的死亡绞刑架下,幽默还能算幽默吗?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道德缺失背后,是信念缺失

为什么能写出如此荒诞的故事?我们得先从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创作背景谈起。

作者约瑟夫·海勒就曾在二战期间在美国空军担任投弹手,他在意大利和法国上空执行过六十次战斗任务。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1944年,约瑟夫·海勒(中)和轰炸机小队在法属科西嘉岛,图片:Vanity Fair

随着战火蔓延,包括约瑟夫·海勒在内的很多年轻人渐渐意识到,在战争中大量的受害者是无辜的平民百姓,士兵和民众心中失去了信念,这时全民的道德观念遭到挑战。

海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依靠自己丰富的军旅生活经验和对当时美国社会状态的反思,把幽默与讽刺、荒诞与严肃相互调和,创作出《第二十二条军规》。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约瑟夫·海勒早年照片

对道德缺失的描绘,剧中既有“小把戏”,也有“大笔墨”:

士兵坐在注明禁止吸烟的汽油堆上抽烟;

飞行员居然询问被炸出驾驶舱的人有没有带降落伞;

梅杰·梅杰·梅杰因为自己奇特的名字被意外晋升为少校,所有人都毫无愧意......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剧中着墨最多的几个人物,几乎都有严重的道德缺陷:

卡斯卡特上校为了得到晋升,可以无休止地增加士兵的飞行任务次数;

他为了不让YOYO的过错损害飞行队名誉,可以违心地给他颁个十字徽章……

只要是对自己有利,他就可以打破任何原则,或者说绝对的利己主义就是他的原则。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乔治·克鲁尼扮演的沙依斯科普夫将军是个草包,却能身居高位;他不但刻意打击士兵的自信心,更因为与YOYO的私人恩怨故意不让他退伍回家。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商业鬼才”迈洛靠改善长官的伙食被破格提拔为司务长,掌管军队后厨,而且可以免于执行飞行任务。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迈洛说服卡斯卡特上校一起做生意,通过投机倒把的手段在各国间穿梭经商,大发战争财。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为了赚钱,他甚至还联合卡斯卡特策划了一场美军与德军的互相轰炸。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连自己的国家都可以背叛和抛弃,这样的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很多经不起考验的人,都变成了“活着的炮灰”

流媒体,制作,音乐...一些幕后故事

《第二十二条军规》之所以受关注,除了黄金般的小说原著IP和主创阵容,还有Hulu这个流媒体加持的口碑Buff。

作为一个新兴互联网公司,Hulu曾凭借原创剧《使女的故事》横扫第69届艾美奖,一举夺得最佳剧集、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五项重量级奖项。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如今,Hulu已正式被“内容之王”迪士尼控股,不仅有了殷实的“粮仓”,更获得了迪士尼必然会与之分享的得天独厚的“讲故事能力”,Hulu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将备受外界期待。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米奇的耳朵”恐怕是最吸引观众的一顶“帽子”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不愁钱”,《第二十二条军规》对二战时期的场景、道具、服装进行了完美复刻,对空战宏大场面的还原也可圈可点。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这样的色调让整部剧看上去就像一本会动的美国上世纪杂志

不过最让我惊喜的还是本剧配乐,就拿一首插曲举例你就理解了——这就是由Vera Lynn演唱的《We'll Meet Again》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发散一下:这首歌曲也是电影《奇爱博士》的片尾曲。

同样的小说改编、同样的反战题材、同样也是黑色幽默。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 斯坦利·库布里克1964年的导演作品《奇爱博士》,据说乔治·克鲁尼是本片粉丝

《We'll Meet Again》在《第二十二条军规》剧中出现在主角YOYO飞机被毁、跳伞得救后,预示着他只是暂时解脱,终究还是无法摆脱那令人绝望的飞行任务——这样的终极讽刺,简直是赤裸裸的向《奇爱博士》致敬啊!

无法逾越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极致的「黑色」与「幽默」

正如多数喜剧都有一个悲剧内核,黑色幽默诠释的就是一个又一个“残忍的玩笑”。

目前《第二十二条军规》全季6集已全部放出,它完全可以被当成一部超长电影来看,全程毫无尿点。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玩笑”呢?就请大家自己刷起来吧!

本文为作者 极客电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096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