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周4)早9:30分,影视工业网一录同行 海口站即将开启。

地址在:海口希尔顿酒店二层-海航大宴会厅(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滨海大道109-9号)

活动免费,人数不限,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即可入场

色彩很简单,也很复杂,简单的调动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也可以毁掉一个世界。色彩的组合有上千万种,当颜色混在一起,就不只是眼睛所看到的形态,还可以通过这些配色的方式,呈现出电影的气氛以及角色的内心世界。

色彩蕴含着不同的意味,可以被运用于很多不同的方法上。无论是调色时出于审美选择而做的决定,还是电影某一帧中所搭配的服装和物体,色彩可以在潜意识层面操控观众的情感。怎样运用蓝色、绿色、橘色等颜色没有一个必须如此的答案。如何找到一个充满吸引力、且独特的色彩使用方法,来呼唤起观众的情感充满了挑战。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一些电影中应用不同色彩以及这些色彩在表面上所带来的情绪效果。

红色

红色,代表了:愤怒,激情,狂暴,欲望,激情,能量,速度,力量,电力,热烈,爱,侵略,危险,火,血,战争,暴力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使用红色的意图和目的可以有很多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银幕上红色是最有力量的颜色之一。光谱方面,红色被使用于展现进攻、暴力和焦虑。看一下上面的图。这个出现于Alex Garland电影《机械姬》的意外时刻,揭示了险恶、危险的领域。周围的红光意味着紧张感,同时作为重要事件发生的预警,提示观众集中注意力。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由于库布里克对于色彩很痴迷,这让他成为了一位色彩操纵大师。他在《2001太空漫游》中对电脑Hal所应用的红色最为惹人注目,且富于攻击性。这无聊的空间被他描绘得如噩梦里地狱般的结局。若不是库布里克使用了红色,那对即将来临的死亡而产生的恐惧、且无处可逃之感就会荡然无存。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从光谱的另一方面来看,红色常常引发爱和激情的效果。Spike Jonze的电影《她》是解释如何通过镜头构图以及布景,将电影整体意图无声表达的最佳例子。墙、衣服、电脑屏幕——所有的一切都是红色。电影男主角,Theodore在电影中通过穿着鲜红色、蓝色、黄色以及白色的衬衫来阐述他的情感,整部电影就像是“为什么色彩理论很重要”的最佳范例。

橘色

橘色代表了:幽默,能量,平衡,温暖,热情,充满活力,广阔,耀眼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尽管常被用来营造温暖,勇气以及诙谐的氛围,橘色还经常用来表达征兆和警告的感觉。古老的儒教将橘色和转变、变革联系在一起。上图来自于《无境之兽》的高潮点——男主现在已是与当初全然不同的人,他艰难穿过那肮脏的橘色战壕时,我们似乎已经无法辨认他是谁。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整部《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充斥了橘色,用来增强场景荒废的气氛。贫瘠、无望、无止境、混乱接二连三发生,如同火星的质感,真正地将观众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黄色

黄色代表了:智慧,知识,放松,快乐,幸福,乐观,理想主义,想象力,希望,阳光,夏天,不诚实,怯懦,背叛,嫉妒,贪婪,欺骗,疾病,灾害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表现高兴和放松(还有戒备及背叛)的感觉,黄色就像别的颜色一样变化多样。Wes Anderson因其对于黄色和红色的运用而闻名。上图中的场景(来自于短片《骑士酒店》Hotel Chevalier)设计时为了表达宁静,和平——尽管人物表现得很挣扎。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电影《鸟人》中石头姐角色贬低Micheal Keaton的场景中,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带有黄色的色调——从她的头发到她旁边的椅子。这“过量”的黄色传达了危险、审判以及武断的感觉。Micheal Keaton在这样情感的打击之下,最后被撕裂得稀碎,而房间更推进了他的窘迫和羞愧。

黄色本身是一种非常奇异的颜色,因此整个场景由黄色的物品构成,几乎总是来自于导演的直接声明,而解密这个声明则取决于观众。

绿色

绿色的关键词:治愈,舒缓,持之以恒,坚韧不拔,自我意识,骄傲,自然,环境,健康,好运,复兴,青春,活力,春天,慷慨,富饶,嫉妒,缺乏经验,羡慕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2004年的片子《机械师》,平凡且阴暗的重复性日常,被配上了阴沈的颜色和毫无生机的图案。绿色总是能够营造枯燥无味的氛围,在电影《黑客帝国》也可以看到相似应用。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绿色也有让角色和观众呼吸到新生的力量。饱满的草木和大地色系散发出新开始和重生的气息。《地心引力》(Gravity)的结局处,Sandra Bullock从水里出来,发现一片郁郁葱葱,色泽明亮,氧气充足的景致,一切立刻预示了新的生命。

蓝色

蓝色的关键词:信仰,灵性,满足,忠诚,安宁,稳定,和谐,团结,信任,自信,保守,安全,整洁,秩序,天空,水,冷,科技,沮丧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信任、忠诚、和孩子气的惊奇在Jeff Nichols的科幻电影《午夜逃亡》表达的很好,剧中主要人物可以说任何意义上都独一无二的,他从头到脚都覆盖着蓝色。在这里,蓝色大多时候与积极的想法联系在一起,也描绘天真和纯洁。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在上图展现的重要场景中,主角遭遇到残酷的现实,颜色和环境与Paul ThomasAnderson 《血色将至》在其他肮脏、米黄色且干燥的颜色有鲜明反差。在这个场景之中,他的孤寂围绕着他,而他也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在《唯神能恕》中,主要角色与现实的分离随着电影的推进而增长。红色填充了电影的大部分时间,Ryan Gosling消逝在蓝色的灯光里,与真实、清醒以及电影中的其他角色所隔绝。一个黑暗、陌生的体系(在这个例子中是蓝色)在电影的剩余部分凸显出来,这是表现一个角色超然的最佳方式。

紫色

紫色的关键词:色情,皇室,贵族,灵性,仪式,神秘,智慧,启迪,残酷,傲慢,哀悼,力量,敏感,亲密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提到瑞恩·高斯林,他的导演处女作《迷河》,也展现出了近期记忆中最有魅力和诱惑的角色之一。这个充满诱惑的女人被紫色的背光所包裹,暴露出她性感的线条,同时观众也接收到了她的神秘天性。紫色总是与模糊、挥霍相关联。这两个主题在这部电影中用许多方式表现(工作时间不太适宜观看)。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紫色罕见的吸引力在2014年《银河护卫队》以及后续其他主流大片中被极致发掘,紫色神秘且罕见(差不多像是电影的紫色),但是如果使用恰当就能够产生动人心弦的景象。

粉色

粉色的关键词:爱,纯真,健康,快乐,满足,浪漫,迷人,滑稽,柔软,细腻,女性化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韦斯·安德森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粉色用的很多,在上图这个场景之中,表达了两个角色之间如同孩子般的浪漫,他们被粉色的盒子围绕,天真的爱恋就此绽放了。韦斯·安德森对于使用颜色让人无法抗拒的方法,绝对值得探索。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在2015年突破性恐怖片《它在身后》中,我们认识女主角时,她身穿一袭粉色连衣裙在一间装饰粉色的房间里。这样装饰房间以及打扮角色的决定为电影的后续做了铺垫。粉色象征着她的天真和纯洁,一次惊悚事件后,她的消失了,粉色的连衣裙和灯也同时消失了。

紫罗兰色、洋红色、红色、浅粉色,这些都可以与浪漫、爱情,和激情相关。尽管它们也有别的意义和关联,通常都理解和共识是它们与爱相关。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在电影中使用、还是放弃某种颜色完全取决于个人,没有绝对正确或者是错误的方法来传达悲伤、快乐或者是恐惧。然而,如果用色正确,观众原始情感的潜意识层面就会被你激发。

棕色的关键词:物质,轰动,地球,家,户外,可靠,舒适,忍耐,稳定,朴素

黑色的关键词:否定,力量,性欲,精致,形式,优雅,财富,神秘,恐惧,匿名,不快,深度,风格,邪恶,悲伤,悔恨,愤怒

白的关键词:肯定,保护,爱,尊敬,纯净,简单,干净,和平,谦卑,精确,纯真,青春,诞生,冬天,雪,好,不毛之地,婚姻(西方语境),死亡(东方语境),冷,无菌

银色的关键词:财富,迷人,高贵,朴实,自然,时尚,优雅,高科技

金色的关键词:珍贵,财富,奢华,温暖,繁华,富丽堂皇

下面来自国外网站www.moviesincolor.com和www.digitalsynopsis.com对一些经典电影的调色分析,我挑选了一些经典也进行了有机的顺序排列,方便了解配色参考。至于这些调色分析图是如何做的,这个网站www.pictaculous.com可以生成,或者使用PS,当然,如果你知道其他方法,留言告诉我们呗。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记忆中的玛妮》,导演:米林宏昌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悬崖上的金鱼姬》,导演:宫崎骏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天空之城》,导演:宫崎骏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幽灵公主》,导演:宫崎骏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千与千寻》,导演:宫崎骏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岁月的童话》,导演:高畑勋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海底总动员》,导演:安德鲁·斯坦顿;李·昂克里奇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荒野猎人》,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摄影指导: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鸟人》,导演: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摄影指导:艾曼努尔·卢贝兹基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疯狂麦克斯4》,导演:乔治·米勒;摄影指导:约翰·希尔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死侍》,导演:提姆·米勒;摄影指导:Ken Seng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导演:李安;摄影指导:克劳迪奥·米兰达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辛德勒的名单》,导演:斯皮尔伯格;摄影指导:贾努兹·卡明斯基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2046》导演:王家卫,摄影指导:杜可风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旺角卡门》导演:王家卫;摄影指导:刘伟强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堕落天使》,导演:王家卫;摄影指导:杜可风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春光乍泄》导演:王家卫;摄影指导:杜可风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八恶人》,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摄影指导:罗伯特·理查德森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无耻混蛋》;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摄影指导:罗伯特·理查德森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低俗小说》,导演:昆汀·塔伦蒂诺;摄影指导:安杰伊·塞库拉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月升王国》,导演:韦斯·安德森 ;摄影指导:罗伯特 D.耶欧曼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导演:韦斯·安德森 ;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盗梦空间》,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摄影指导:瓦利·菲斯特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蝙蝠侠:侠影之谜》,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摄影指导:瓦利·菲斯特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致命魔术》,导演: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摄影指导:瓦利·菲斯特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大地惊雷》,导演:科恩兄弟;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冰血暴》,导演:科恩兄弟;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巴顿芬克》,导演:科恩兄弟;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2001漫游太空》,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指导:杰弗里·安斯沃思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发条橙子》,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摄影指导:约翰·奥尔科特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出租车司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摄影指导:迈克尔·查普曼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出租车司机》,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摄影指导:Fred Schuler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银翼杀手》,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摄影指导:乔丹·克隆威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角斗士》,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摄影指导:约翰·马西森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搏击俱乐部》,导演:大卫芬奇;摄影指导:杰夫·克隆威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美剧《真探》,摄影指导:亚当·阿卡波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这个杀手不太冷》,导演:吕克贝松;摄影指导:泰瑞·艾伯嘉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天使爱爱美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摄影指导: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她》,导演:斯派克·琼斯;摄影指导:霍伊特·范·霍特玛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天使之城》,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卡迪亚·兰德;摄影指导:恺撒·查隆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暖暖内含光》,导演:米歇尔·冈瑞;摄影指导:艾伦·库拉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和莎莫的500天》,导演:马克·韦布;摄影指导:Eric Steelberg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非常嫌疑犯》,导演:布莱恩·辛格;摄影指导:纽顿·托马斯·西格尔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单身男子》,导演:汤姆·福特;摄影指导:爱德华·格劳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导演:让 - 马克·瓦雷;摄影指导:Yves Bélanger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爱丽丝梦游仙境》,导演:蒂姆·波顿;摄影指导:达瑞兹·沃斯基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阿甘正传》,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摄影指导:唐·伯吉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007:大破天幕杀机》,导演:萨姆·门德斯;摄影指导:罗杰·狄金斯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死亡密码》,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摄影指导:马修·利巴提克

全文完

Hey,我是你的老朋友影视工业网。别人关注你走的有多远,我们关心你走的有多累。这周末开始,我们的第4届一“录”同行活动将带着讲师、厂商和礼品去到30个城市,让我们像许久未见的老友一样面对面,放松紧绷的神经,学习、交流、叙旧。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报名。

4.14北京—4.16天津—4.18石家庄—4.21太原—4.23西安—4.26郑州—4.28济南—4.30青岛—5.07南京—5.09苏州—5.12上海—5.14杭州—5.17合肥—5.19武汉—5.22长沙—5.24南昌—5.27福州—5.29厦门—6.01广州—6.03深圳—6.06海口—6.13昆明—6.15贵阳—6.17重庆—6.20成都—6.22兰州—6.25呼和浩特—6.28哈尔滨—6.30长春—7.02沈阳

电影里的色彩心理学,用色彩操控观众情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