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科幻大片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晨起,窗帘会自动打开;

语音下指令就能启动电视;

机器人会根据指令设定做早餐或是做其他家务;

甚至机器人还能为主人做身体检查……

这些美好的事情其实并不遥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从制造业、智能家居、交通,教育到医疗,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已经不断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释放出更大的社会及商业价值。对于脑病患者来说,人工智能在脑病治疗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是一道希望的光芒,让他们在无尽的黑暗中找到了那条通往健康的路。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脑病患者的福音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的应用是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发展的一个代表性新领域,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微创型脑部手术。它将机器人技术、现代神经影像诊断技术、立体定向外科和显微外科技术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结合为基础,融合各种先进影像图像(CT、MRI、DSA、脑磁图)为引导,准确标示出颅内靶点的三维空间坐标,然后在微创钻孔(孔径小于1.5厘米)入颅,利用机器人动力机械臂的精密传感器和神经导航系统,将射频消融针、组织钳、深部探测电极、刺激电极或神经修复物质、放射性核素等准确送达脑内病变部位和相关神经细胞核团,实施核团损毁、脑深部电刺激、脑组织修复、脑组织活检或脑肿瘤间质内放疗。

临床应用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临床应用广泛,现在已经成功应用于脑深部病变活检、囊性肿瘤的治疗、脑深部脓肿的治疗、脑科异物摘除、脑出血的治疗、核团毁损、配合脑室镜、显微镜手术等,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帕金森、难治性癫痫、脑结构、功能病变异常等引起的癫痫,脑外伤、脑肿瘤等引起的癫痫,颞叶癫痫以及癫痫共患病如精神障碍、抑郁症和脑性瘫痪等疾病的治疗。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术独特优势

1、操作可视化,定位精准,误差极小,定位误差为1.0mm,平均穿刺误差小于1.5mm,患者头部的创口

2、避免手术死角,扩大手术适应症,避免安装框架的痛苦,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3、部分患者在局麻下进行,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4、与CT/MRI脱机工作获取图像简单

5、手术时间短。

荣誉勋章

1997年在国际上首先开展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手术,实现了无创伤定位、无框架手术,并成功应用于临床疑难疾病诊疗中,为数万患者康复带来希望。

为进一步推进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技术临床应用

帮助广大脑病患者运用新科技早日康复

2018年5月23日

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机器人手术第一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田增民教授

将在昆明军海脑科医院

为提前预约的帕金森、癫痫等疾病患者

进行现场病情会诊及术前评估

预约方式

● 直接到昆明军海脑科医院一楼导医台登记预约报名

● 通过您的专属家庭医生或者您认识的昆明军海脑科医院任何医务人员预约报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