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后,做困兽之斗,战斗打得异常艰苦,华野部队逐个村落、甚至逐房逐墙地进行争夺,有些阵地都是几次易手,华野攻击部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就在此时,刚刚配属黄百韬兵团的四十四军一五零师少将师长赵璧光阵中投诚,主动放弃碾庄正面前板桥和碾庄车站的所有阵地,为解放军攻占碾庄核心阵地闪开一个缺口。这是由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和联络部副部长徐宗田指挥的由第四四九团团长萧德宣唱主角的一场精彩的战斗。

淮海战役中的隐蔽战线之传奇萧德宣

萧德宣的经历颇具传奇,他原名萧仲勋,也是长期潜伏在国民党军中的中共地下特别党员。1939年,在国民党军一九三师任副团长。同年5月10日,根据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的指示,萧仲勋在在河南内乡发动该团三百多人举行了反内战武装起义。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调重兵“围剿”。起义失败,萧仲勋负伤逃脱。后根据李先念等人的指示,萧仲勋被派到四川老家开展革命活动,到了重庆后即投奔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被任命为中校副团长,负责在四川招募新兵的训练。1940年3月,萧德宣率新兵团开往前方战场的途中,又巧妙地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扫荡”,深受军长王泽浚的赏识,被调到主力部队六十七军任副团长。由于该团驻防地区紧靠新四军第五师,萧仲勋又和新四军恢复了秘密联系并继续潜伏。在保卫湖北大洪山抗日根据地的东南麓青峰山一战中,他代理团长率队与新四军联合作战,重创日军,打出了川军的威名。王泽浚对其更加器重。后来汤是恩伯发现了萧仲勋,要追查他的共产党身份,萧仲勋巧妙利用川军与国民党嫡系之间的矛盾,在王泽浚的运作下,顶替病故的四十四军一四九师萧德宣团长的名字,到四十四军任职,此后,萧仲勋就改名为萧德宣。1948年10月,淮海战役开始前,萧德宣与华野军政治部钟期光、徐宗田取得了秘密联系,并开始在他们的指导下开展地下工作。我军对黄百韬的围歼开始后,向敌一五○师四四八团驻守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敌四四八团败退至车站附近,团长何亚颜负了伤。赵璧光命令师预备队四四九团团长萧德宣,立即派一个营占领铁路一线,伺机出击,保卫住军、师的指挥所。萧德宣立即抓住这一时机,邀请师长赵璧光和何亚颜到本团指挥所,共同商讨部队下一步的行动问题。事前,萧德宣向全团连以上军官讲了面临的形势,指明了出路,并作了相应的部署。还指定搜索连连长郑多裕和特务排排长彭汉光,站在团指挥所门口以应付突发事件。赵璧光、何亚颜来四四九团指挥所后,萧德宣先讲了当前的战况,然后单刀直入逼迫赵璧光下决心投诚。赵璧光在我军的打击下也感到这个仗不能再打了,决心起义投诚,以求得宽大,于是下令全师剩余的2560余人,带的全部武器装备向解放军投诚。很快,解放军敌人发动进攻。敌四十四军不久后被歼灭,军长王泽浚等人被俘。

  萧德宣策动赵璧光率一五○师投诚后,随着四十四军的被歼灭,黄百韬兵团失去了西面的屏障,加速了灭亡的进程。4天后,即11月22日,黄兵团即被华东野战军全歼,使我军获得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全胜。更为传奇的是淮海战役结束后,萧德宣受中共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的派遣,混在溃逃的国军乱军之中,来到重庆。1949年1月,44军残部在四川重建第44军,他又被任命为国民党44军暂编一五零师少将副师长。1949年10月,蒋军连连溃败,重庆告急。蒋介石于11月14日下午由台北急飞重庆,调兵遣将主持制定了“保卫大重庆”方案。蒋介石来到重庆之后,萧德宣密谋与二二八团团长何颜亚对蒋介石进行突然袭击:定于11月17日子夜,以进行夜间演习为名,把二二八团拉出,袭击蒋介石所住林园别墅。然而在行动之前,何颜亚为他的部属考虑,下达了紧急疏散军官家属的命令。这一命令,泄露了天机,以致二二八团官兵被宪兵缴械,拘蒋计划化为泡影。同年12月,萧德宣又策动第150师师长周子冉,在川东作战中率领该师直属队和第448、第449、第450团在隆昌宣布起义投诚,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萧德宣两次促成了同一个国军105师投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