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看见有人耍猴,我就驻足观看。

围观的人都看了一小会了,一个个都被憨态可掬的小猴子逗得前仰后合的。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快走吧,一会该有人来收钱了。”声音混在笑声里,不仔细听根本听不清,却让纯真的笑声变得味道,一点也让人开心不起来。

那个声音说的不错,接着两个大汉挨着人群要钱,我给了十块,是为我刚才笑声付账。我乜眼,找不到那个说话的人,可能他笑过之后就扬长而去了。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我看着土色的猴子和润嗓子的耍猴人,脑袋空空的,思绪一会飘到这一会飞到那。

付出不要回报吗?

付出可以不要回报,但是一定要有回报。

你笑也笑了,乐也了,还想咋地?

人家一家老小指望这仨瓜俩枣过活呢,人家又不是开善堂的。

专门为你义务劳动?

一边走一边走,脑袋钻出来以前我思考的问题‘拾金不昧真的好吗?’(原谅我脑洞大,我真的觉得两者有一定关联性。)

这个问题早有定论,春秋时期孔子就给我们真确答案。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出自《吕氏春秋》。也不知道吕不韦那么有闲工夫,收拾这样微言大义的小段子呢,感谢他。)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翻译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外做奴隶(臣妾是奴隶古时称谓。男称臣,女称妾),有能将他们赎回的,回国之后可以在国库领取赏金。

子贡(端木赐,孔子弟子,儒商之祖)从国外将鲁人赎回,却不取赏金。孔子说:“子贡做错了。从今往后,鲁国人不再赎人了。获得赏金不会损害自己行为,不肯取赏金别人就不肯赎人了。”

(可能我翻译的有出入,我解释下意思。

如果借钱的人按时归还,你会很乐意借给他。因为这样你的钱不受损失,还能获得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倘若你借出去多少,就损失多少,你还会借给他吗?获得好名声,却损失一笔钱,哪怕损失一块钱,也没有几个人愿意当这个二傻子吧。

子贡不要钱,其他人看到子贡这样,为了面子也会不要钱。可是不要钱,出钱赎人的人吃亏啊,如果他再次遇到鲁国奴隶,他也装看不见。这样即不亏钱,也得不到名声,挺好!)

子路(仲由,孔子弟子)救起一个落水者,那人为感谢他送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说:“之后鲁国人一定会救溺水者了。”孔子见细微之处,而想的长远。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从这里可以看出两个结果

第一:鲁国不会赎人了

第二:鲁国人会救落水者。

都是帮助人,却得到两个不同结果,真的只是一个收钱,一个没收钱的原因吗?收不收钱财,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本却是人心。

就拿我切身经历来说吧,我亲戚开个小加工厂,刚开始应聘工人的人多得数不完,可是过一段时间竟然没人想干了。

我问他是待遇变了吗?是环境变了吗?

他说都没有,什么都跟原先一样,却有个情况,工人比之前勤奋,而且是越来越勤奋。

工人待遇是这样的,中饭时间工人都回家吃饭,可是有个工人为了讨好老板,中午回去的晚来的早,甚至中午压根不回去,就在工厂里一边啃馒头一边工作。

我那亲戚一看还有人这么努力,就夸奖了他。结果其他工人都很紧张,接着工人们中午都晚回家甚至不回家,最后演变成早上来的早,晚上回去的晚。

试想下本来工资都不高的工作,谁玩命干啊,所以渐渐有工人支持不下去,就不干了。我那亲戚就招人啊,谁知道来的人干两三天都不干了,结果小小的加工厂人员短缺。

我听完木然,看似最勤劳的那个人,实际上是制度的破坏者,。而没有制度的约束,不正当竞争愈演愈劣,只能把坏事情推往更坏的境地。

(是不是觉得我这个故事是瞎编的,这个故事是真实的。你仔细想一下,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可不少。)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所以可以看出子贡是一个制度的破坏者,子路是个制度的缔造者,他们截然不同的行径把事物推向了不同方向。

一个的结果是:大家都不去赎人,结果在外的鲁国奴隶受苦;

一个的结果是:大家都去救人,自此鲁国因溺水而死的人减少。

再回到看耍猴这样事情,付出劳动的人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以后走街串巷的艺人会减少,可能耍猴这项艺术就会消亡。

那咱们在引申下,拾金不昧的话题。一个人拾到钱包,他会有三个抉择:第一他不放弃钱,把钱包据为己有,但是钱包主人证件、资料等会丢失;第二他当做没看见;第三他拾金不昧,物归原主,但是下次他还会物归原主吗?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扪心自问,假如你捡到了三万块钱,物归原主之后,你一分都没得到,你敢说你心里不郁闷?真心话!

当然你会跟失主申请报酬,绝大多数会被喷一脸口水,受到人鄙夷。)

但是有没有第四个结果呢,你得到一定实惠,失主只损失一小部分。

有的,比如从财物抽取十分之一奖励给捡到的人。

这个习惯非常好,这样既能让失主没遭受太大损失,也让捡到的人获得经济补偿,鼓励更多人去捡钱上交。

听孔子说该不该‘拾金不昧’

人心半善半恶,给它一个好的诱因,他就去做好事,给它一个坏的诱因,他就去做坏事。适当的奖赏和称赞会让坏人做好事,让好人做更多的好事

当然您的点赞、评论、分享、收藏也会让我更努力的!

(以上所有图片均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