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准备好了再做,等来的是生活给你的耳光

01

刚来大学的时候,老师讲无机化学里的原子分子构型。我听得一头雾水,转头看看旁边的人,有问有答,好不热闹。我自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够差,下课后问了他们,他们说这是高中的选学内容。我仔细回顾了当年的选学也只有有机化学,这是个什么鬼?

但是在之后的一瞬间,我突然想明白了,当时老师是说这几本选修书都看一下,以防万一。但是听着听着我的懒癌就犯了,也没有太在意。那时候总觉得还早,反正是选修,看不看有什么区别,等用的时候再看也不晚。不曾想曾经偷的懒变成了后来熬的夜。

整整一年,我几乎每天恶补,才勉强达到及格水平(老师看大家都挺懂,讲的那叫个飞快)。

从大二开始,真正的见识了什么叫知识的连带性。每开一门课,里面的基础知识都是上一本书中所学过的。所以一讲到轨道杂化,我就懵了。总想着等有时间了去补这部分,可是每周的各种活动、作业、实验报告......让我快忘了我还要抽时间补这一块内容。

真正让我感到绝望的,是大三的结构化学,整本书可以说是大一那本书的延伸。努力听了两节课天书的我,趴在桌子上哀嚎——世界可真糟糕,一点准备的时间都不给我。

但是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真正的能够让你准备好的事情,所有的开始都是不期而遇。

02

凌然去新东方面试的时候,之前都很顺利,但是后来却突然通知他试讲内容有变。从之前的第一节课文变成了教习发音。凌然当时一脸茫然,他虽然英语成绩好,但是发音一直是他的短板。

但是他还是答应了下来,一夜没睡,准备了一节课的内容。

初听时我也不信,不应该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吗?他这算什么。

可当我真正的站上讲台的时候发现,这是真的。因为前一天我的教课内容从化学变成了英语(大学是在双语班),对于毫无准备的我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我说不能讲,这份工作就会与我无缘,说能讲,我的英语水平连我自己都堪忧。

但是我也同凌然一样答应了,然后一夜未眠,讲第二天要讲的二十个单词从读音到用法一遍又一遍的练习。

生活不会给你准备的时间,想要应对生活里各种各样的问题,你必须要做到“时刻准备着”。

03

好多人都问过我,我也很想写作,但是我怕自己写不好,想等准备好了在写,却又感觉没有时间。

我想,这应该是大多数喜欢文字的人的苦恼。可是,你知道吗?当你拿起笔开始写的时候,你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的人。这样的苦恼我也曾有过,从面对电脑坐两个小时写不出一个字,到现在一周能写出来近万字,我唯一做的就是每天逼自己写字。

对,我用了“逼”这个字。我喜欢文字,但我更有一个作家的梦想,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书店里的书架上的某个角落里会有一本写着 元苑著 的书。所以我需要大量的输入和输出。

虽然刚开始写的时候,一月可能才能写出来一篇而且质量堪忧,但对我来说,也是一点的进步。我喜欢这样一直坚持的自己。

所以啊,如果你也喜欢文字,那就从现在开始拿起你手中的笔。每一份行动的背后,都是有艰难的坚持,但我希望,不要将它变成生活的教训。在若干年以后,变成你心底的遗憾。

04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完全全的准备好,不论是谁,都是在摸索中前进。今天觉得没用的东西,明天可能就是将你拒之梦想门外的短板。

蔡永康说: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时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时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的英语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心动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奶茶妹妹嫁给刘强东后在中国富豪榜上榜上有名时说:学的好不如嫁的好,看,这就是例子。又有多少人,躺在狭小的屋子里,做着偶遇富豪的梦。

却忘了想,倘若给你一份庞大的家业,你是否有能力将它经营到风生水起。

这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远见卓识。乘着年轻,还有余力,努力让自己变得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盛一点,让自己的人身价值更有价值一点。

当你遇到你喜欢的人,不再是对着玻璃看看这样的我配的上她吗?而是很自信的走过去与她握手相识;当你遇到喜欢的工作,可以很自信的投去offer,然后阔步走进这所公司。这些,是你的底气。

等准备好了再做,等来的是生活给你的耳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