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 在潜伏期内究竟在做什么呢?

上图的三阶段是排除治疗的可能,HIV感染的自然发展史。(当然也有别的叫法,比如第一阶段可以叫Primary HIV Infection,第二阶段也可以叫Early HIV Infection)

人体刚刚感染HIV的时候由于免疫系统对HIV还没有建立起防御,表现为HIV成指数增长,T细胞急剧减少。几个星期后人的免疫系统反应过来,细胞免疫开始建立,大量的被感染的T细胞被清除,T细胞的损失得以被遏止,病毒的浓度迅速降低,并稳定在一个称为“set point”的点的附近,这时候进入慢性期。慢性期免疫系统和病毒处于动态平衡,T细胞在缓慢的减少,病毒浓度在set point附近波动。set point的大小决定了病情进展的快慢。病毒浓度越高,T细胞损失速率越快,慢性期越短。病毒浓度越低,T细胞损失速率越慢,慢性期越长。当T细胞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人的免疫系统彻底崩溃,无力控制病毒的复制,病毒载量迅速增长,这时候称为发病期。

有的人的免疫系统很强,可以把病毒压制在很低的水平,这些人表现为set point特别低,慢性期T细胞数量保持稳定,不会进入发病期,被称为“精英控制者”。而有的人的免疫系统特别弱鸡,还没来得及控制病毒的复制就先崩溃了。这些人表现为急性期后直接进入发病期,没有明显的慢性期。这些人可以看成是set point特别高的情况。

HIV 在潜伏期内究竟在做什么呢?

从整体上看,HIV感染可以分为三个典型的阶段,如下图所示:

HIV 在潜伏期内究竟在做什么呢?

“潜伏期”,也就是图示的Asymptomatic phase(无症状期)。这一阶段一般在HIV感染后的3-4个月,病毒血症水平明显下降后出现。这一时期内,病毒颗粒的数量大致平稳,但是偶尔会出现小幅度的上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HIV感染者的潜伏期长短各有不同。而这一现象背后的规律是:无症状期的病毒血症水平,与病程长短有直接的关系。这一时期的病毒量越高,病程越快;反之,病程就越慢。

在这一时期,病毒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CD4+ T细胞的数量和功能进行破坏。从数量上看,每毫升体液中,CD4+ T细胞以每年减少大约60000个的速率稳步下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其一是病毒的直接诱导。病毒制造的某些蛋白质参与了消灭CD4+ T细胞的行动。其二,病毒可以感染巨噬细胞,并扰乱它们的细胞因子生产线,从而诱导CD4+ T细胞的程序化死亡。除了数量的减少之外,该类细胞分泌白介素-2和干扰素-γ的能力也受到抑制。现在认为,被感染的细胞释放出的不具感染力的病毒颗粒,以及某些病毒蛋白,参与了抑制未感染细胞功能的过程,但具体机制不明。

体内其它的一些细胞群,比如CTL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等等,都是HIV的破坏对象。但这些,正真发挥效力还是要在CD4+ T细胞这一群体被谋害之后。另外,HIV会导致超敏反应,这也是感染后期的事情。

伴随着这一漫长的时段,HIV经过不断的复制,基因组多样性提高,产生了足够多的突变体。这为绕过免疫系统的防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终,HIV在CD4+ T细胞被消灭得差不多之后,开始进攻后者和CTL细胞共同的“母亲”——CD4/CD8“双阳性”T细胞。“双阳性”T细胞大量死亡,CD8+ T细胞数量自然大幅减少。细胞免疫体系被摧毁,AIDS的晚期症状也就开始出现了。

世界上有那么一批携带特殊基因的人,在感染HIV的情况下仍然能将CD4细胞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从而避免进入第三阶段。

文章摘录自“知乎”平台,仅供参考。

来源:浙江生物

关注微信公众号【艾滋免费咨询远程匿名检测】获取更多服务,关注后输入5060即可申请10元优惠券。

如果文章你喜欢可关注我们,顺手点击下部广告,比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