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牌酒 (second label),被誉为酒庄第二最好的酒,也是挺悲哀的酒。没有人甘心当第二最好,永远活在第一的影子里。然而,对于家境清贫的酒鬼来说,副牌酒却是完美的存在。

正副牌的传统源自法国的波尔多,副牌酒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很早就开始玩“大老二”(2eme vin),后来在1906年改名为“Pavillon Rouge”。

副牌酒

葡萄藤也有生老病死,酒庄会根据地质、葡萄藤的状态等,将葡萄园一格格地划分成不同的地块,按年更新替换葡萄藤。所以不管哪一个年份,葡萄园里都总有年轻、还没有进入成熟期,或者质量没那么好的葡萄。

在还没有副牌酒的年代,酒庄为了不做坏自己的品牌,一定不会用这些“不合格”的葡萄酿成自家的酒,通常都会以普通桶装酒的形式卖给别的产商。酒庄物尽其用是好事,但对于消费者,尤其消费能力不太高的消费者来说并不是好事。要品尝名庄的味道,只能出高价买它唯一的酒款。

为了将这批虽不是土豪但依然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也收入囊中,副牌酒终于面世。整个波尔多相继效仿,梅多克 1855 年分级的酒庄几乎都有自己的副牌酒。到了20世纪后期,这本来属于波尔多的特色席卷全球。很多有名的车库酒、膜拜酒都开始推出自己的副牌酒。例如加州哈兰酒庄(Harlan Estate)的“Maiden”、啸鹰(Screaming Eagle)的“Leviathan”,意大利西施佳雅庄园(Sassicaia)的“Tenuta San Guido Guidalberto”,以及西班牙贝加西西里亚(Vega Sicilia)的“Valbuena 5°”。

那副牌酒究竟便宜多少呢?以波尔多 2008 年份为例,一个不算太好的年份,拉图正牌酒税前均价为四千多元,而拉菲正牌税前均价为五六千元。重点来了,同样年份的拉图的副牌酒,Les Forts de Latour 税前均价为一千多元,而拉菲副牌,Carruades de Lafite 则是一千六百多元。现在,你是不是终于明白文章标题的内涵。

副牌酒值这个价吗?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作为名庄的副牌酒,多少会受到品牌效应的好处,溢价在所难免。副牌酒还有隐藏的功能,就是给人一种“好的庄才会出副牌酒”,而且“正牌酒好的,副牌酒一定也好”的错觉。事实上,部分副牌酒并没有很好,它们容易入口,基本是可以马上饮用的酒款。但享受着正牌带来的溢价,反而性价比都不太高。

当然也有品质出众,甚至比人家正牌还要好的副牌。由于酿酒技术和设备的改善,葡萄的品质也越来越好,好年份一个接一个,副牌的倩影给了正牌很大的压力。要知道正牌和副牌都是用同样的人才、同样的技术酿造。副牌变好了,正牌必须要好好多才配得上正印的地位。

现在酒庄开始严格控制正牌的产量,重质不重量,反正每瓶还可以卖更贵。越来越多原本还是酿造正牌的地块,被划分到副牌那边去了。也就是说,被划分到越多曾经是正牌地块的副牌酒,性价比越高,因为现在的副牌,是曾经的正牌!

品质门槛上去了,部分葡萄连副牌都不够格,逐渐三牌,甚至四牌就出现了。当然不是所有名庄都会出副牌,波美侯区的柏图斯(Petrus)和里鹏(Le Pin)就是这么任性的酒庄,没有一定的身家还真喝不了它们的酒。

用三分一的价格,假装感受正牌的魅力,也算是一种生活态度吧。

名庄 – 副牌酒

– Clos du Marquis (雄狮)

– Les Fortes de Latour (拉图)

– Carraudes de Lafite (拉菲)

– Sarget Gruaud Larose (金玫瑰城堡)

– Alter Ego de Palmer (宝马)

– Pavillon Rouge (玛歌)

– Les Pagodes de Cos (爱士图尔)

– La Dame de Montrose (玫瑰山)

– Reserve de la Comtesse (碧尚女爵)

– Les Tourelles de Longueville (碧尚男爵)

– Le Petit Mouton (木桐)

– La Chapelle de la Mission (美讯)

– Haut-Bages Averous (靓茨伯)

– Moulin-Riche (乐夫波菲)

– Le Clarence de Haut-Brion(侯伯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