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颁布 壳聚糖行量检测标准,海斯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该标准的发起单位和起草单位,纯壳聚糖纤维的发明人周家村总工同样也是国家科技部专家,是这项标准的起草人。据悉该项标准从起草到申报历经3年多的时间,早在多年前国内壳聚糖纤维的研发和发展就开始但一直处于较落后状态,海斯摩尔年产2000吨壳聚糖生产线正式投产标志着中国的壳聚糖纤维产业工业化、产业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标准的出台给衡量壳聚糖制品含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控制标准,据悉配合标准的检测办法海斯摩尔还掌握了纯壳聚糖纤维的全套关键技术及核心技术专利,系统的保护了相关知识产权。

标准起草人周家村总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壳聚糖”相关制品市场反映强烈,特别是国内壳聚糖研发企业的崛起,人类认识不断提高,并且很旺盛。需求旺盛的背后充斥着市场的产品便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其中不乏有见利忘义者拿甲克素冒充壳聚糖或者直接伪劣壳聚糖制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壳聚糖市场一直处于被误解的状态中。

问题一: 甲克素等同于壳聚糖,对吗?效果有何差异?

市场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甲克素就是壳聚糖称呼不一样罢了”,值得纠正的是这绝对是误导消费者。

壳聚糖是甲克素脱乙酰基以后的产物,当然决定壳聚糖功效好与坏,也是判定壳聚糖品质好与坏的其中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脱乙酰基”的程度,一般甲克素脱乙酰度超过55%就可以称之为壳聚糖,国内一般用于医疗领域的壳聚糖产品脱乙酰基都要达到75%以上,这样的才能基本保证壳聚糖应有的功效。如果脱乙酰基达到93%以上那就可以成为超高脱乙酰度,当然品质也属于上层价值更是不菲,当然这类产品也是高端医疗产品领域的宠儿,据专业人士介绍国际上壳聚糖脱乙酰度超过99%的技术中国还是比较先进的,该产品价格每克在2000元以上,所以每公斤价值超百万。所以甲克素和壳聚糖有着严格的区别并不可混为一谈。

问题二:壳聚糖必须溶于酸吗?

壳聚糖溶于酸是其基本反应,并且检测办法正是利用溶于酸的特性才成立的。当然市场上还存在水溶性壳聚糖也是从普通壳聚糖改性所得,所以壳聚糖溶于酸是其一项重要特性。

国内较早研究壳聚糖的实验室当属上海的东华大学,目前多涉及高精尖领域的研究,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壳聚糖纤维的全套关键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还首推海斯摩尔,不论是技术还是装备、产能当属国际领先,相关行业协会统计在纺织领域、医疗卫生领域甚至航天军工领域它都占据了绝对的垄断优势。

问题三:化妆品中壳聚糖含量和功效的问题

壳聚糖护肤品已经成为目前国际公认高级药妆的主要成分,用于脉冲光、射频、点阵、果酸等医学美容术后,可以起到类似天然抗生素的作用,并且快速修复基底热损伤、快速愈合伤口、修复表皮屏障。同时,壳聚糖护肤品还有较强的吸附螯合作用,十分适合作为面膜载体。众所周 知,化妆品大多含有重金属,重金属不但会影响皮肤,更是皮肤病变的一个重要诱因。而壳聚糖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吸附能力强,许多低分子量的材料,比如金属离子、胆固醇、甘油三酯、胆酸和有机汞等还有一些人工色素可以有效被吸附,但是随着壳聚糖含量增加吸附能力会增强效果也会明显,低于一定的比例和克重效果会受到影响。经测试壳聚糖含量在整体物质中含量15%--30%期间功能方能达到最佳效果。面膜一般不低于40克最易佳,因为单位面积的壳聚糖含量克重也很重要。40克的布面膜每片面膜重约1.16克,20%含量才保证0.22左右克壳聚糖含量,本身面膜贴服时间就远不及普通纺织品,所以足够的含量是实现功效的基本保证,否则就成了概念。

问题四:壳聚糖和海鲜关系密切是不是容易引起过敏

广州京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总说,壳聚糖这一材料制作成的面膜基布或是眼膜对肌肤非常好,但是很多人误认为虾蟹壳里面提取的壳聚糖会不会导致海鲜过敏的受众皮肤产生过敏,其实根本不会。 壳聚糖存在与甲壳类动物和众多植物中,壳聚糖是一种线型高分子材料,属于多糖化合物,有良好的抑菌功效,细胞毒性<1级,无致敏性,一般作为医疗器械辅料的材料都需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相关单位出具细胞毒性的检测报告。细胞毒性<1级,皮外皮内做检测无致敏性便符合医疗标准,可以直接接触皮肤甚至伤口或是植入体内,所以根部不会造成过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