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近些年的中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装备,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履带式或者轮式步战车的炮塔外侧看见一种裸露在外的又短又胖的导弹,那便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从1979年装备部队至今将近40年了,这款老式反坦克导弹为何还能频频亮相先进装甲车辆之上呢?

1971年中国通过多方渠道获得了苏制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有线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其能够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T-55坦克的正面装甲,并在中东战争中一战成名。1973年,中国决定仿制AT-3导弹,经过近6年的时间终于定型装备,填补了中国反坦克导弹装备的空白。第一代红箭73导弹由发射手目视跟踪,手动控制导弹飞行方向,由一根导线连接发射器和导弹,可攻击500米至3000米距离内的装甲目标或工事。

1985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红箭73反坦克导弹第一次应用于实战,当时138师的导弹连在前沿防御阵地上创造了4发4中的战绩。但其也暴露出了操作困难的问题,于是其改进版红箭73A将单纯线控改为了半自动制导,导弹发射后射手只要将瞄准十字线一直压在目标上导弹就会遵循瞄准线飞行。而之后的红箭73B更是将线控改为了红外半主动制导,能够自主寻的,穿深达到了能击穿T-72正面的水平。随后发展出了红箭73C车载发射型。

进入90年代之后各国第三代主战坦克技术都已经逐步成熟,这时红箭73系列3000米的射程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其破甲能力也无法与主战坦克的装甲相抗衡。尤其是随着红箭8、红箭9、红箭10等多种先进反坦克导弹入役,它的退役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奇怪的是直到现在红箭-73导弹依然大量服役,我们在海军陆战队ZBD-05履带式步战车和陆军ZBL-09轮式步战车上依然能看见老式红箭73短粗的身影,其原因有二。

第一、红箭73系列价格便宜,库存还不少。2013年中国向南苏丹出口了100套红箭73反坦克导弹。一枚红箭73导弹的售价仅有8000美元,而99式和96式主战坦克使用的125毫米长杆脱壳穿甲弹的采购价格甚至比红箭73导弹还高,导弹比炮弹还便宜也只有中国能做到了。第二、红箭73导弹在射程,精度和穿深方面虽然已经无法满足作战需求但是对于步兵战车、两栖登陆车、伞兵战车等等这些需要重型反装甲反工事武器的中轻型装甲车辆而言,使用红箭73导弹便是很好的办法。红箭73拥有双级串联破甲战斗部,能力达到了反应装甲+220mm68°均质钢装甲,可以为这些轻甲步战车打开机动缺口,摧毁敌人碉堡等工事或者侧翼机动袭击敌方装甲部队。经过多年的使用我军已在它的使用及维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其可靠性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

继56式冲锋枪、“40火”火箭筒和63式107mm便携式火箭炮之后,红箭73系列反坦克导弹是中国军工又创造出的奇迹。老兵不死,只会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本文由火器营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