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离婚纠纷大数据显示。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的今天,随之而来的却是不断攀升的离婚率。

今年4月21日,在互联网+致良知(乌镇)学习会上,致良知女子学院以“扛起中华文化大旗,担起女性责任”为使命,牵头发起“百万家庭幸福计划”。

为此,本报专访了致良知女子学院创始人刘方。刘方:芳子美容连锁机构创始人,致良知女子学院创始人,致良知四合院终身志愿者。

快问快答

中国家庭报:有数据显示,很多90后已加入离婚大军中,您是如何看待“闪婚闪离”的?

刘方:现在的条件越来越好,但孩子们的内心却不像老一辈那样简单、清静、知足。我们这个时代出现了精神和物质发展极度不平衡现象。物质丰富了,精神却没有跟上。

很多年轻人尝过婚姻的新鲜后就不喜欢了,掉进了欲望的深渊。现在许多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浪,婚后稍有压力,婚姻就夭折了,说明在心灵品质的建构上出了问题。

中国家庭报:如今很多父母陪孩子去相亲,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刘方:现在有些年轻人找对象,恨不能全家一起参与,这未必明智。其实你是怎样的人,就会找到什么样的人。父母不能到孩子该找对象时才去陪孩子,而应陪孩子一起成长。

中国家庭报:您在处理婆媳关系方面,有什么好经验?

刘方:每天见到婆婆,要大声喊她,爱是喊出来的,越喊关系越亲。有位朋友见我在书上这么写,便每次回家,一进门就高喊一声“妈妈”。第一次时,她的婆婆一愣,过了两天,见她依然这么大声喊,便问她:“是不是最近工作做得挺好的?”从那以后,婆媳关系果然缓和了很多。

我的朋友检讨说,她结婚10多年了,过去回到家后,常常一言不发,甚至公公、婆婆还要主动问她:“回来了?”她只是随便糊弄一下:“嗯,回来了……”

其实处理婆媳关系并不复杂,关键看能否把细节做好。

中国家庭报:您是如何理解幸福家庭的?

刘方:快乐的家庭没有痛苦,幸福的家庭没有烦恼,自在的家庭没有牵挂。任何家庭都会有烦心事,这就像我们乐谱上的高低音,面对这些烦心事,我们可以笑对人生就是幸福。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我们的家庭幸不幸福,就像自己穿的鞋子,舒不舒服、磨不磨脚,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不合适调一调让它合适,会陪着自己走得更远。

“让天下人共享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中国家庭报:为何会发起“百万家庭幸福计划”?

刘方:成就百万幸福家庭只是一个数字,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能让数以亿计的人群受益于中华文化,让数以亿计家庭有所收获。我20岁下乡,做了两年小学教师;22岁进入纺织企业,成为一名纺织女干部;40岁时,由于身体原因,离开了工作的岗位;回家休整了3个月,又走出家门,在先生的支持下,我走上了创业路。长期以来,我都从事跟女性相关的工作,听到、看到、感受到很多女性的境遇。

52岁那年,我有幸走上了传统文化讲坛,用7年时间在全国各地做了300多场“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 的主题分享。在分享过程中,让很多女性了解到如何去经营家庭。一位会员朋友对我说:“要是12年前认识你,听到你的课,我就不会离婚了,过去的自己一点都不知道女人的本分是什么,更不懂得相夫教子是女人的天职。”

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一直用心经营着我的大家庭,也感受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此前的分享是更多地告知大家怎样具体落实。

我个人的幸福源于家庭的美满。我受惠于家庭,同时也希望将这份美好的体验和经验,与各位朋友一同分享,让天下人共享家庭的温暖与力量。

中国家庭报:您所说的关乎家庭幸福的那个大道至简的秘诀是什么?

刘方:我的导师白立新博士提出“心-道-德-事业”4部曲。你有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就有什么样的事业。过去我只是传授了很多“术”的东西,单纯地去给枝叶花果喷洒农药,却没有在根上下功夫。所以我们要转变过去只从道德里下功夫的方式,真正关注如何提升大家的心灵品质。我们需要从自己的“心”上去找问题,从明心和净心上去下功夫。有了这个幸福秘诀,我现在对成就“百万幸福家庭计划”信心满满。

中国家庭报:目前您对这个计划是如何规划的?

刘方:2018年,我们将寻找100个“3.0的幸福家庭”案例,并在年底举办家庭幸福论坛,设立“中国家庭幸福节”。在全国展开50场“家族兴旺之道”公益分享活动。今年不到1个月时间,我们就走了6个城市,每一场分享的反响都很好。

一次分享会中,浙江省宁波市妇联副主席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家庭经营之道:“一是对家庭成员很自然地关照;二是父母(公婆)做不到的事,我来做。比如他们的兄弟姐妹需要照顾,我得知消息后会立刻帮他们办理,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婆媳关系好,夫妻关系自然也会更好;三是夫妻之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有时候或许还会冷战,但我们的原则就是及时沟通,问题不过夜……”这话让我记忆犹新。

“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

中国家庭报:您的这份心境应该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吧?

刘方:父母对我的教育很严格。我一生都感恩父亲在我即将出嫁前对我说的3句话——“结婚了,该干活了”“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别让人家笑话”。

我们家男孩子多,因为我是小女儿,从小就不太喜欢干活。每次哥哥、姐姐让我干活的时候,父母常袒护着我。婚后,我一直铭记父亲那天坚定又严肃的眼神。从此,我每天早晨5点起床,坚持36年,直到现在我也没有睡懒觉的习惯。 我们结婚以后,如果不懂得在家里干活,我们的日子就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我们在婆婆家给人添麻烦,让人家笑话,这不是让父母蒙羞吗?

在孝敬父母方面,我母亲对我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我公公是高级知识分子,是造船业的总工程师,我的婆婆一辈子也没有出来工作过。我结婚以后挣钱不多,常常跑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家,仅有的钱给他们买上一些好东西。有次我母亲就对我说,“我们都有工作,有退休金,你婆婆没有工作,你每个月要给你婆婆100元钱。”我就知道了,不但要孝敬父母,更要孝敬公婆。从那以后我每月挣的钱,都要给婆婆100元,一直坚持。

中国家庭报:如何做一个智慧女人?

刘方: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个智慧的女人呢?因为当我们能够会沟通,能够很好地做一个正确判断的时候,夫妻之间就不会有矛盾了。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叫《背后鞠躬》,说有一个女子在结婚以后,因为在未出嫁前,父母就很娇惯她,很多朋友也很关心她。结婚以后经常把电话打到家里:“你的先生怎么样,他对你好不好?”这位太太每次回电话的时候都说,可好了,我的老公是怎么样照顾我的。她每次说这话的时候老公都在旁边听呢,后来老公就会越来越照顾她了。她说:“其实说真话,结婚以后,我老公什么都不会做,只会偶尔炒个土豆丝,擦擦桌子,就是通过我经常说他好、赞美他,他才越来越会做了。”这就是一个智慧的妻子。

文/本报记者 王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