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智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指政府与私人之间基于提供产品和服务出发点,达成特许权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伙伴合作关系。PPP模式的优势在于两方面:政府减少财政支出;企业降低投资风险。

PPP模式在我国已经推广四年多了,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到2017年末的落地率只有38.2%,并且还是各年末的最高值。落地效果不好,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很多地方政府把PPP模式当做地方融资平台的替代产品,减少了财政支出压力,但债务风险依然兜着。甚至很多金融机构只要到看是政府撑腰的项目,不管项目风险如何,照常给予信贷资金支持。二是企业积极性不高,不但大量基建投资回报率低、投资期限长,而且担心权利义务得不到保障。如果出现风险是政府承担还是企业承担?大家都知道政府和企业谁的话语权更大,PPP合作中的关系难以完全对等,导致顾虑重重。

从去年开始,针对PPP项目中存在的不合规情况,逐渐开始清查。今年要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其中化解风险是首要任务,严防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核心内容。因此,PPP项目清理整顿力度在加大,范围在扩大。截止今年4月末,全国清退PPP项目已达1695个、涉及投资金额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金额3.1万亿元。这意味着全国被退库和整改的PPP项目达到3700个,占目前管理库项目总数约51%。受此影响,截止今年一季度末PPP项目入库总量为13151个,而去年末有14424个,为PPP项目推行以来首次减少。

清理PPP项目的力度在加大

全国被退库和整改的PPP项目涉及投资资金4.9万亿元,占入库项目投资总额比重约36%。受此影响,截止今年一季度末PPP项目总投资额为179119亿元,而去年末有182000亿元,为PPP项目推行以来首次下降。

清理PPP项目的力度在加大

随着清理力度的加大,PPP项目库的数量减少了,计算出来的项目落地率也就明显升高。今年一季度末落地率上升至47.97%,比去年末上升9.77个百分点。年初以来落地率快速上升并不是PPP项目开工加快,而是清理后的计算基数变小了。

清理PPP项目的力度在加大

从被勒令退库的PPP项目来看,分布地域非常广,并不是集中在某个地区出问题,而是全国性现象。其中退库项目数量前三位的是内蒙古、新疆和山东;退库项目金额前三位的是内蒙古、湖南、山东。从退库项目行业分布来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数居前三位。被勒令退库项目涉及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实施方案调整,不再使用PPP模式,这类型不涉及不合规问题,比如部分地方的交通枢纽规划更改;有的项目是根本无法落地,比如部分地区的民生事业项目;有的项目市场不看好,接受度不高,缺乏融资,比如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其他还有涉及拆迁难、环境污染、信息安全等问题而退库的项目。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