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看过彭于晏的电影,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个电影里为了得到女朋友原谅而跳进化粪池的镜头,虽然身材姣好,肌肉霸屏但是实在无感。总感觉嘻嘻哈哈,有些哗众取宠,缺乏深度。空有一副好皮囊,实在是浪费。

我不喜欢彭于晏的徒有其表

《大学》中讲:“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意思是说,喜欢一个人却能知道他的缺点,讨厌一个人又能看到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很少见。我不是圣人,所以我因对彭于晏的第一印象差,而不愿深入了解他的好。以至于我定性为不喜欢彭于晏的徒有其表。

网络越来越发达,处于大数据的时代。每天刷新闻,看八卦,系统自动推荐出彭于晏的文章,我也从来不会点开。更不会去电影院里看他的电影。

人一旦有了执念,就很难被改变。喜欢的,你的一切我都喜欢。不喜欢的,你的一切都与我无关。

人的改变可能是很长时间,也可能是一瞬间。

一次无聊中,微信群里点开一段小视频。是介绍彭于晏的,本想退出,最终还是看了下去。

自此对彭于晏的偏见也就一抹而去。或许是他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加成熟和稳重了吧。这一次我主动对他进行了解了一番,这一次了解,我喜欢上了他帅气的皮囊里装载着有趣的灵魂。

彭于晏的励志故事在朋友圈随处可见,故事也被人听的起了耳茧。但是不得不说彭于晏能有今天的演技和成熟,和他的自律真的有莫大的关系。

我不喜欢彭于晏的徒有其表

《翻滚吧,阿信》剧照

“如果你的人生只有一次翻身的机会,就要用尽全力”

彭于晏即阿信,阿信就是彭于晏。《翻滚吧,阿信》这部电影也是彭于晏生活的写照。他把阿信这个角色融入到自身的内心深处,用灵魂去表达阿信,去表达自己。

一部一般演员不敢接的戏,彭于晏迈出了这一步。而且花了八个月的时间每天花费时间去练习体操动作。这已经是常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没有经历过的人,会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彭于晏在短短的八个月可以练到这种程度,是非常了不起了。高中时,我们体操队的队友训练,每天翻滚,手翻,单杠双杠的翻,手掌经常磨破,比我们田径运动员要辛苦。天赋好点的进步也不会很快,既要练力量又要练协调性。

彭于晏没有退宿,因为他坚信他就是阿信,这就是他唯一一次翻身的机会,最终他这一次翻的很完美。成功赢得了前辈们的认可。

我不喜欢彭于晏的徒有其表

《破风》剧照

兔子没必要和乌龟赛跑。

电影《破风》,对我感触非常大,看完三天依然回味无穷。总想说些什么,却又说不什么。就像《论语》中颜回所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愈钻研愈觉得其深奥。彭于晏饰演的仇铭一角深入我心,团队的配合,内心的无私,进取的精神,让我感动。

每一部电影彭于晏都是付出努力的,他竟然为了接这部电影刻苦训练,获得了专业赛车手的证书。真的是让人钦佩。

82年的彭于晏,拥有令人艳羡的颜值,也称得上是小鲜肉。但是小鲜肉与小鲜肉也不一样。“兔子和乌龟第二次赛跑,为什么乌龟还是赢了?”因为兔子不需要和乌龟比赛,乌龟根本不是兔子的对手,兔子应该和更强劲的对手比赛才能提高自己。

卧底,你是专业的

拍摄《湄公河行动》,他自学了缅甸语和泰语,拍戏过程中聊国语口音都进行调整,真的是细心到不能再细心。黝黑的皮肤,如果不演电影,流利的泰语你可能会觉得他就是泰国人吧!这样的卧底才是专业的。

电影《激战》、《寒战》这些自不必说,和影帝大咖对戏是毫不逊色,这些自信也来自于彭于晏自身的沉淀,毕竟走心。

导演姜文对彭于晏的评价是:“他是一个可以控制灵魂的人”,对彭于晏的好身材也是大加赞赏,甚至于公共场合直接上手了。不仅如此,还拉着廖凡的手让他去感受。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彭于晏的自律,每天高强度的训练,控制饮食,保持身材。每接一部电影都要亲自尝试一段时间角色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角色直入人心,扣人心弦,让观众感觉他就是角色本人,像小鸟的爪子抓住观众的心。在这个演员急功近利,趁着青春大把大把捞钱的年代,这样的演员实属少见。

彭于晏改变了我,不是普天改的营销广告改变的我,是他本人。我不喜欢他徒有其表,更钦佩他深沉有趣的灵魂。

这样的彭于晏,你喜欢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