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主编/摄影

中国饮食中有成千上万个故事,却仍旧是讲不清楚火锅的点点滴滴...因为这当中的说法实在是太多了。倒是外国有美食纪录片站在局外人的角度一语道破:中国人一般都不会把生的食材端上桌,火锅是个例外,只有火锅能让中国人在等不到食物被做熟就可以上桌了!

火锅锅底有乾坤,看似是一锅...却能容纳形态、种类各异的食材,一群口味喜好各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一口锅子面前抹平地域差异、达成巧妙的“和解”!

不同食材背后有不同的“迁徙”故事,比如...来自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旗的草坡羔羊肉“长途跋涉”来到银川,在一口锅里遇到阿根廷大虾!比如...来自成都的大片毛肚遇到来自草原的羊毛肚...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种类的食材汇聚到一口锅中却不违和,就又很好的体现出“包容”!

在家味道火锅的一口锅中,或许也能窥见一二。关于食材的迁徙,店里的一整张菜单中随便指出几个菜名就有体现:固原宽粉、重庆苕皮、榆林豆腐、成都老豆花、方竹笋...这当中自然还包括来自锡林浩特的羊肉...

几个月前,负责人三哥带着团队去内蒙古锡林浩特东乌旗的时候,他说吃了几十年羊肉第一次体会到了美食大师说的:真正的好羊肉在咽下去的一瞬间...香味在喉咙里迸发并且留下余香。

以前一直觉得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是当自己真正有体会的时候,才发现...这种羊肉最本真的味道带来的最近的一次记忆也是十几年前了,那是有一次家里团聚,在农村现宰的羔羊。所以...他说第一次吃一个东西让自己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自然,回到银川后,店里的羊肉就更换成了这种草坡羊肉,推荐的有精品羔羊后腿肉、精品羔羊肋腹肉、现切羔羊后腿肉片,选取190天-210天的草坡羔羊,羊肉就是在清汤里涮也没有膻味,甚至不怎么吃羊肉的同行编辑原本准备在辣锅里涮煮去膻,但是尝试了清汤后,在清汤里没有过多辣味遮掩,羊肉的香味才能更好的体现、之后吃了大半盘草坡羊肉!

关于口味“包容”,除了常规的店里比较经典的家味道鸳鸯锅底、经典红汤锅底,这次我们吃到的清汤椒香番茄三宝锅重点推荐,当中的椒香和番茄都是很不错的,椒香的锅底在本地的火锅店里也比较少见,香麻口味增加食欲。番茄锅底是老人小孩儿女士的最爱,看得见的番茄果肉,酸甜可口。一个48元的锅底就可以吃到三种特色的味道。除此之外如果喜欢吃红汤可以选择类似的红汤清汤番茄三宝锅。

而另外要说的就是我个人这次探店比较喜欢的亮点了:在银川,可能和我一样,你也吃过了很多次牛肚,但是这家店里的羊毛肚算是在本地还完全没有吃过的,原本以为羊杂会有膻味,但是店里提前煮好的羊毛肚,在椒香锅里涮煮一会儿,细丝状的羊毛肚吃起来口感和味道都很棒,不蘸料碗吃也很不错。

番茄锅底中的绝配是油炸腐竹,店里现炸的腐竹端上桌冒着热气,下进番茄锅煮到散开,吸满汤汁,在别的店也没有这样的吃法儿。最后在锅里下点鲜面条,这既满足了主食的需求,最重要的是让番茄汤底增稠,因为最后要喝点儿让胃舒服的西红柿鸡蛋汤了,打进去两个鸡蛋,蛋花儿番茄汤就好了,值得推荐!

除了这些,店里的手工自制虾滑、寿司鲜草鱼片、贡菜、方竹笋、老豆花、油炸腐竹、蟹肉棒也都推荐尝试。家味道火锅算是银川沉淀下来的早一批的火锅店了,这一开已经第八个年头,从早些年银川还没有什么像样的火锅店到现在各种类型的老火锅,但是店里依然圈下了一大批忠粉。

都说火锅店的寿命就是两三年,同期很多叫得上叫不上名字的店现在也都不存在了,这样一家店依然生意稳定自然是有自己的经营之道,坚持经典口味的同时不断的创新,让食客能在隔一段时间进店后就能看到不同的惊喜,为了一两道特色菜可以专程去外地考察选购,这些小细节才是餐饮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是店内写着的:家味道卖的不是火锅,是良心。

之前参观过家味道的中央厨房,进出两条线,避免食材交叉污染,更加干净放心,店内的火锅底料和菜品的加工都是经中央厨房出品。希望这次的探店也能给同行业们一点借鉴参考。利群街店:利群街与中心巷交叉口,清和街店:北京路与清和街交叉口向南80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