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财政部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国家财政部将于6-7月组织部分监管局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对77家医药企业展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通知特别强调,为核实医药企业销售费用的真实性、合规性,各监管局、财政厅(局)应对医药销售环节开展“穿透式”监管,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等机构,必要时可延伸检查医疗机构。各检查组在延伸检查前,检查名单应报财政部(监督评价局)备案。

很显然,此次检查与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曝出的药企财务造假以及销售费用虚高有关。如一直以“白马股”身份出现在资本市场、市值曾高达千亿、且精心制作“企业之歌”的康美药业,最近却因为300亿元的现金假账问题被“ST”,交易所对其发出了违法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

财政部检查药企会计信息真实性一举多得

又如步长制药,5月21日晚间在回复上交所问询时披露了去年一年80亿元的销售花销去向,其中包括2018年度公司共组织市场活动19000余场次、组织市场调研23000余场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0000余场次。销售费用支出,犹如天女散花,让人连想象的空间都没有。

作为药企,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如果药企在经营过程中问题太多,漏洞太大,不仅药品质量会出问题,药品价格也会出问题,最终,买单者都是广大患者。所谓看病贵,主要就是药品价格太贵,患者负担太重。

而从近年来药品生产企业发生的各类案件来看,不仅药品质量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也是问题不断、漏洞很多。康美药业能够发生高达300亿元的现金假账,且一直以优质企业的身份出现在公众面前、以“白马股”的身份驰骋在资本市场,甚至市值高达绝大多数企业都难以达到的千亿水平,不能不说,一些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自觉性已经堕落到极其低下的水平。如果再不对药企进行检查,不仅会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而且会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利益。

要知道,企业所有发生的费用,无论是应该发生的还是不该发生的,最终都会落到患者身上,都会通过各种渠道让患者买单。这样的现象,显然是不该发生的,也是应当严厉禁止的。

就像步长制药一样,一年时间组织市场活动19000余场次、组织市场调研23000余场次、组织学术交流活动20000余场次,这哪儿是市场经营,分明是将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生活与消费做游戏。而所有这些活动、调研的负担,最终都要转嫁到患者身上,老百姓看病还怎么可能不贵呢?

财政部检查药企会计信息真实性一举多得

一家药品生产企业,一年组织62000多次活动和调研,分明是在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利益输送,通过这样的方式公关。自然,也就少不了贪污腐败和违法行为。

也就是说,进行财务检查,不仅要对举办了多少活动进行检查,更要对这些活动都有什么人参加,有多少人是频繁参加的,对每位参加活动的人都给予了什么样的报酬等进行调查。涉及公务人员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检查一下是否合规。

按理,药企经营的是良性活,应当更加注重社会责任的弘扬。而从康美药业和步长制药的情况来看,显然毫无社会责任可言。一个可以用“白马股”作为假账的面具,一个则疯狂地进行各种活动交易。这样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已经无法从是否符合会计法规上找问题,而是还有没有一点法规意识。

而类似于康美药业和步长制药这样的财务问题十分严重的企业,到底还有多少?也许只能等待检查结果了。也真诚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能够认认真真地查、严厉规范地查,并在检查的基础上,将检查结果公布于众,看一看看病贵的原因到底在哪里。不仅如此,对其他企业,也要分行业进行检查,让他们说真话、道实情,能够提供真实的信息和数据。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谭浩俊 图据东方IC

编辑 刘静

财政部检查药企会计信息真实性一举多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