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游的,这与鸟之飞、兽之走一样,是最普遍的现象。鱼所以能适应于水中生活,是因为它生有水中呼吸的器官——鳃,依靠鳃的鳃瓣上所布满的微血管和鳃小毛,来吸收水中的氧气和排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如果脱离了水, 鳃就不能起呼吸作用 , 鱼也就会闷死。 如常见的青、草、鲢、鳙、鲤、鯽、鳊等鱼就是如此。

1.jpg

可是,我们也会见到一些奇特的现象:当秋耕季节拿了铁锹在收割后干涸的稻田里掘沟时,会掘到伏在泥中的黄鳝、泥鳅;如果开拓河道,还会从河底淤泥中掘到乌鳢(俗称黑鱼〗当夜里在塘沟边走过时,会觉得草中有什么东西在游动,仔细一看,发现竟是河里的鳗鲡;如果去我国南方闽、粤等省去旅游,还会,看到一种能上岸觅食、甚至能爬树的攀鲈。为什么这些鱼能上岸或钻入泥中呢?

2.jpg

原来,这是它们千万年来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所形成的。 它们的 共同特点是除长有适应水中呼吸的鳃外,还长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这种呼吸器官我们统称它为 “副呼吸器官'。当这些鱼上岸或 钻入泥中时,鳃呼吸不能适应,副呼吸器官就起辅助作用 , 帮助呼吸。 当然它比鳃的呼吸作用要小些。

这些鱼的副呼吸器官是各不相同的。 如黄鳝, 它的副呼吸器官就在口腔和咽喉的内壁, 这部分的表皮密布着微血管, 当潜伏在泥中时, 它把空气吞在口腔内,慢慢呼吸,因 此能在泥中越冬而不死。 这种呼吸我们叫它为 “口腔和咽喉呼吸”。

3.jpg

鳗鲡就不同, 它的鳞己退化, 皮肤特别薄, 在皮肤上布满微血管, 可直接与空气交换, 达到呼吸的目的。 它喜欢从 这个水域迁到另一个水域, 在游上陆地时就靠它的皮肤来呼吸, 这种呼吸就叫'皮肤呼吸'。 其他一些鳞片较少的鯡鱼、鲥鱼、泥鳅等也有这种皮肤呼吸的能力。

泥鳅, 不仅它的皮肤是副呼吸器官, 它的肠子也能起呼吸作用。 它的肠子的前段用来消化食物, 后段就用作呼吸。这种呼吸也就称作“肠呼吸'。 泥鳅的肠呼吸能力, 可以达到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乌鳢、 攀鲈的副呼吸器官在它的鳃腔内,鳃腔的背部生有象木耳二样皱褶的薄骨片一一迷路囊, 薄膜上富有微血 管,能够呼吸空气。这种呼吸叫“鳃上呼吸”。

4.jpg

在鱼类中甚至还有用特殊的“肺”作为副呼吸器官的。那就是生长在非洲、澳 大利亚、南美洲的肺鱼。这特殊“肺”是鳔的变态。鰾内出现类似陆上动物肺部的气泡,能进行空气呼吸,所以有人称它为“原始肺'。 这种鱼, 当水干涸时就进行肺呼吸, 同时钻入泥中 , 分泌粘膜象蚕作茧那样把自己裹起来、 进入体眠忙态,潜伏到干涸期结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