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持续多月无明显降雨,武穴名优茶场大声喊“渴

曾获芜湖(国际)茶博会金奖,中国名优茶武穴产业基地——余川邢元茶场,因近两个月无一次像模像样的降雨,持续的干旱使从不示弱的茶场老板肖国政不得不在朋友圈发声,代茶苗向天拜雨。

荣获金奖的邢园青峰茶叶

说来也奇怪,近两个月武穴所有乡镇都有不大不小的降雨,余川周边花桥、梅川的雨量还都不小,天气预报每次预报余川有雨,可次次都在余川邢园一带上空徘徊,就是没下下来,让这里的百姓叫苦不迭,而邢园茶场的旱情更为严重。

肖国政查看受灾茶园

作为余川镇现有唯一的集体茶场,肖国政倾注了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如今略有成就,却遭到老天爷的百般刁难。邢园茶场始建于1964年,肖国政的家就离茶场不远,十八岁那年,读过高中的他作为当时大队优秀人才被村长相中,安置到大队集体茶场任技术员,指导社员制作茶叶。由于余川镇特殊的山区地形,当时每个大队都建有茶场,后来这些集体茶园纷纷被私人承包,由于缺乏种植和管理技术,这些茶园都因亏本,茶树都被连根拔毁,改种它物。唯有邢元茶场在肖国政的苦苦支撑下,一直保留至今。

枯死的茶苗

近年来,肖国政订阅资料,不断学习,还经常自费到外拜师学艺,更新观念。先后投资二百多万元从浙江成功引进高端白茶、黄金茶等新品种,并投放到市场,因品质口感好,产品远近闻名、供不应求。

今年,正当肖国政满怀信心,带领着二十户贫困户准备大干一场时,却遭遇如此恶劣天气。由于所引进的七十多亩高端品种根系浅,容易祼露,最容易受热枯萎致死,肖国政每天亲自带领十五个村民,牵电线,埋水管,引水自救,先后抽干了附近三口水塘、五口水井,共花费了十万余元。附近现有的其它水源,由于村民要留作水稻浇灌,唯一的办法就是从邢元水库引水,可相应的设施投入对处在创业转型的邢园茶场来说,经济上难以承担,原本白白胖胖的老肖,如今愁得黑瘦了二十多斤。

望着干涸的水塘和枯萎的茶苗,肖国政一脸地无奈

“毕竟茶园的产权归属于邢元村集体,只希望倾注多年心血的茶园能度过当前难关,肖国政无奈地说。望着一棵棵茶叶树枯萎死去,肖国政十分难过,多有不甘。他表示尽最大努力,继续带领乡亲奋战在抗旱第一线进行自救,同时盼望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场“及时雨!

图文编辑:鸿哥(新闻线索投稿:[email protected]

商务热线:13409992039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