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工智能行业最大的新闻之一,莫过于智能机器人品牌乐森机器人宣布完成A轮亿元融资,招银国际领投,科大讯飞联席CEO胡郁跟投。近一两年,机器人行业已经鲜有传出融资的新闻,不管是行业还是资本市场,圈内已经回归理性。

理由显而易见,因为当前市面上还比较缺乏能够真正引起人类智慧共鸣、符合人们内心期待的机器人产品,而打着机器人旗号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的“李鬼”、“南郭”们倒是屡见不鲜。“今日呼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智能时代呼唤能够代表中国质量的,具有难以模仿核心技术的机器人产品。

但此次乐森机器人融资成功,是否能給我们新的启示:即现阶段的消费级机器人行业,需要的不是痛点而是兴奋点。

不明朗的消费级机器人市场,方向在哪里

经过国内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近几年的大浪淘沙,仅存的消费级机器人厂商,如行业明星独角兽公司优必选,聚焦高端智能人形机器人的乐聚机器人,以及专注竞技格斗的小型机器人工匠社等,正在不明朗的消费级机器人市场上你争我夺,争相圈地。

造成这种局面笔者认为有两种原因。第一,行业内的玩家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不准确,第二,人工智能的发展限制了玩家们的发挥。

在笔者看来,除非定位在特别小众的机器人爱好者用户,否则基于机器人形态本位做娱乐产品的厂商,就是典型的自我本位主义。优必选的消费级明星机器人悟空,定价4999,定位是陪伴机器人,功能是舞蹈运动,试想有多少消费者愿意买单?工匠社的竞技机器人,忽视消费者的使用场景和使用频率,他们似乎都没搞清楚,消费者想要到底是什么。

另外一方面,目前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中,AI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这意味着消费级机器人在c端与消费者互动的表现千篇一律。百科全书,智能识物,舞蹈运动,市场上绝大多数机器人都具备同样的功能卖点,并无显著的差异性。有时候想想,也难为这些厂商的营销人员,千篇一律的卖点日复一日的讲,变着花样的讲。

笔者这两年一直关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有时候真为这些厂商着急,难道他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么多的消费者其实都在等待一个能够让他们感到兴奋的产品出现。

兴奋点,就是让消费者脱口而出“哇,好酷!”

只要超出消费者预期的所有事物,都能激发消费者的兴奋点。一件看似不能完成的事情一旦成为可能,消费者就会把你的品牌和产品牢牢记住。

而目前国内,能激发消费者兴奋点,让他们脱口而出“哇,好酷!”的机器人,非乐森机器人的星际特工T9莫属。因为区别于其他厂商的那些只会跳舞做俯卧撑,只处于弱人工智能领域的机器人,星际特工还拥有一项他们都没有的“绝活”——变形。

据乐森机器人CEO苏国行透露,2018年乐森机器人成功研发了高精度的22个舵机的智能变形机器人星际特工T9,成为全球第一款能量产的智能变形机器人。并且在2019年1月份美国CES2019科技盛典上,星际特工引发了海内外各路媒体和同行的强烈关注,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驻足观看。在今年3月份,T9在美国众筹网站平台Kickstarter首发,开售一小时即达成目标众筹值。

星际特工的变形能力,得益于乐森研发团队对关节芯片技术的突破。其实,乐森公司在机器人应用领域有着多年的持续创新,在机器人基础学科有了丰富的技术积累。直到今天,乐森公司在数字电传动、机器人抵近操作、力反馈、小型伺服舵机、重型伺服舵机、人工关节驱动、肢体语言识别、全息图像识别、双足步态、变胞等多个领域的核心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当下人工智能还没完全成熟时,乐森机器人此次融资成功,笔者认为资本方更愿意看到硬件技术在消费级机器人上的更多可能性,因为硬件能力的展示能更直观的挑起消费者的兴奋点,而技术起家的乐森机器人,在此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最后回归主题,笔者想说,与其说挑起消费者兴奋点是被行业玩家所忽视,不如说玩家们都忘记了制造机器人的初心。优必选今年在美国CES2019上亮相的walker风格无限,本质上就是挑起了消费者的兴奋点才能如此出名,而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笔者同样也希望像优必选、乐森这样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能不忘初心,坚持技术研发,不断为消费者创造出有价值的,感到快乐兴奋的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