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是世界环境日。6月4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惠州市环境质量状况公报。记者了解到,2018年,惠州市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东江干流(惠州段)、增江、西枝江水质优良;主要湖库水质达到水质功能目标;近岸海域海水整体水质状况优;声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生态环境状况保持优。

惠州2018年环境质量公报出炉!市区空气质量为国家二级标准

惠州西湖。 东江图片社供图

环境空气质量:

去年空气质量达标(优良)天数比例为91.8%

2018年,市区(惠城区、惠阳区和大亚湾开发区)空气质量良好,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碳(CO)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综合指数为3.40,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为18~195,达标(优良)天数比例为91.8%,其中优147天,良188天,轻度污染27天,中度污染3天,超标污染物有臭氧和细颗粒物(PM2.5)。

与2017年相比,综合指数、达标(优良)天数比例分别下降2.3%、3.0%;六项污染物中,二氧化硫、臭氧浓度分别上升12.5%、4.9%;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分别下降9.1%、7.8%、4.0%和3.4%。

县城方面,惠东县、博罗县和龙门县空气质量良好,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达标(优良)天数比例均超过90%。与2017年相比,空气质量保持稳定达标。

城市降水方面,2018年,市区共采集降水样品60个,其中酸雨样品4个,酸雨频率为6.67%;年降水pH值范围在5.07~7.12之间,均值为6.04,不属于重酸雨地区。同比2017年,年降水pH平均值上升0.20个pH单位,酸雨频率上升1.34%,质量状况略有改善。降尘方面,2018年,惠城区降尘浓度为2.0吨/平方公里·月,达到广东省推荐标准要求。

水环境质量:

8个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

饮用水源方面,2018年,8个县级以上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Ⅱ类,达标率为100%。同比2017年,水质保持稳定。

七大江河方面,2018年,东江干流(惠州段)、增江、西枝江、公庄河水质优良,总体达到水质功能目标,其中,西枝江在淡水河汇入后,水质有所下降;沙河水质中度污染、淡水河和潼湖水质重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溶解氧和总磷,未达到水质功能目标和年度考核目标。与2017年相比,东江、增江、西枝江、公庄河水质基本保持稳定,潼湖水质向好,沙河、淡水河水质下降。

主要湖库方面,2018年,白盆珠水库水质Ⅱ类,营养状态为贫营养,惠州西湖水质Ⅲ类,营养状态为中营养,均达到水质功能目标和考核目标。其余水库水质Ⅰ类~Ⅱ类,优,营养状态为贫营养~中营养,均达到水质功能目标。与2017年相比,水质保持稳定。

入海河流方面,2018年,6条入海河流中,淡澳河、吉隆河水质劣Ⅴ类,未达到水质功能目标,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其余4条河流水质Ⅱ类~Ⅳ类,达到水质功能目标。与2017年相比,吉隆河、淡澳河水质变差,柏岗河水质持平,其余3条河流水质好转。

近岸海域方面,2018年,5个近岸海域点位水质为一类,优良(一、二类)比例100%,整体水质状况优;各点位富营养等级均为贫营养。与2017年相比,小鹰嘴养殖区、大亚湾东部养殖区点位水质好转,其余点位水质持平。

声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状况:

声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

2018年,惠州市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8分贝,质量等级为较好;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5.4分贝,质量等级为好;市区功能区声环境昼间等效声级和夜间等效声级均达到功能区限值要求。与2017年相比,声环境质量状况保持稳定。

2017年,惠州市生态环境指数(EI)为82.7,生态环境状况为优;5个县级评价单元(惠东县、龙门县、博罗县、惠阳区、惠城区)生态环境状况均为优(EI≥75);同比2016年,生态环境状况保持优。



来源:惠州头条客户端

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惠环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