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31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承办的“城市传播”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的演讲主题为“城市传播何为”。

5月31日,由同济大学、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承办的“城市传播”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

论坛邀请来自新闻传播、城市、建筑、技术、文化等领域的国内外重要院校专家参会,围绕“城市传播”相关话题进行跨学科深入研讨。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副总裁李蓉,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教授分别进行了致辞。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伍江教授,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发表了主旨演讲。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领导致辞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副总裁李蓉首先为本次论坛开幕式致辞。她表示城市传播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前沿话题,传播业已不仅仅和内容渠道有关,更与我们每个人所在的城市息息相关。近几年来第一财经以聚焦移动互联网、聚焦专业内容为主要策略,将大部分产能投入到新媒体上,同时进行内容场景化的探索,因为大家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已开始进入下半场,其重心从流量为王转向场景为王,财经内容要不断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才能产生足够的黏性,也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而这方面的探索,我们很希望能够借助同济大学的学术科研能力,也包括像中国金融信息中心这样的机构一起携手进行”。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 叶国标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指出,上海在城市传播方面有立意、有创意、有新意,也很有成效。2010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可谓是上海城市传播的巅峰之作,影响深远。6个月时间,吸引7000万中外嘉宾,世博会虽已过去将近十年,但令世人印象深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原上海世博局副局长周汉民在谈及城市传播话题时曾提出,传播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应是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去影响,而非简单、生硬地去灌输。

如今,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理念、传播技术……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者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需要,既要注重传播的高度、深度、广度、力度,还要有温度;不仅要懂得“漫灌“、“渠灌”,更要懂得“滴灌”。

叶国标表示,城市传播不光要传播城市建设方面、经济方面的成就,如上海在经济、金融、航运、科创、贸易等方面的进步,更要展示城市的文化、气质、氛围以及城市人内心世界、情感世界的变化。姚明、刘翔,以及创作《梁祝》的何占豪、陈钢……他们都是上海的杰出代表,也是传播上海的重要符号。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是新华社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的一个重要成果,一个重要平台。在物理上是一栋建筑,外形像蓝宝石,与东方明珠交相辉映;功能上希望打造成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功能性平台、服务性平台和资源性平台。三年前,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办过上海首届航拍摄影展,遴选了100多位摄影师的航拍佳作,从空中看上海,视角独特,画面很有冲击力,再配上音乐,编成H5,传播效果非常好,一个月流览量就超过一百多万。传播的最高境界,就是受众愿意点开看,愿意保存,还愿意转发。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教授表示,城市的传播,融合了城市建筑、媒介、传播、技术、创意等众多领域,是具有前瞻性发展潜力的学术前沿。城市传播学正在经历着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领域向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向。城市空间作为传播学体系中的新媒介,使得对于传播学的关注回归到对于人类本身生存环境的自我意识之中,这引发了学术各界对于“城市传播”问题研究热情的高涨,为“城市传播”问题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济大学借助传统优势学科——建筑与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创意设计、人工智能、传播媒介等领域的不断兴起,为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融通共建提供了坚实与广阔的基础,也成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学体系重构与转型的重要契机。

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城市传播”仍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上海市2040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城市发展远景,为了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球城市的目标,需要在文化竞争、城市品牌形象、信息资源配置中加强城市传播力的建构与支撑。城市形象作为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化为城市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及传播是当前中国城市谋求品质发展、文化传播、构建全球城市竞争力等重要手段,也是对当前新媒体促进全球化时代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响应,是上海迈向全球城市过程的重要推动力。

主旨演讲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亚洲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伍江教授以《公共传播中的城市与建筑》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认为,城市与建筑不仅体现了人类物质需求,作为公共产品,更将成为公共传播中的主要对象。传播与城市和建筑本身所在的意义更是一体的,因为城市和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远远大于建设周期,建成之后,它更长的生命周期将以公共产品呈现,在当下的传播技术语境下,这种属性更为凸显。

伍江教授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公共传播中的建筑与城市进行了阐释:第一,从功能性(useful)、经济性(economic)、标志性 (iconic)理解,往往将城市、建筑作为大型工程加以宣传、评价;第二,从艺术性(artistic)、文学性(narrative)、历史性(historical)等特质讨论了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与城市;第三,从场景性 (place ofscenario)、生活性( daily life)、公共性 (exposure)来看,作为生活场景的城市和建筑直接关联每个人的情感和记忆;第四,从展示性(curated architecture)、事件性(architectural event)、公众性(public)等方面讨论了公共传播对于城市与建筑的意义的放大。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李麟学的演讲主题为“城市传播何为”。当代城市的传播媒介极为丰富,城市是所有路径的交汇点,从中可以看出,城市本身具有传播媒介的重要作用。今天的中国,城市发展异常迅速,中国城市化在创造世界奇迹的同时,也印证了城市与传播之间丰富的关联度。比如浦东开发的传奇,就是中国当代城市与传媒紧密合作,成为国家重要传播载体的范例。

21世纪,城市发展进程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二是美国的高科技。今天的人们经历了两种场景的交叠,空间媒介属性的突显、媒介与空间概念的深刻变化,使城市与传播之间的相互作用呈现出非常复杂的关系与新的特征。5G时代即将到来,城市智能互联对未来城市的影响非常大,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将整体融入城市的体系重构,媒介与空间的复合,重塑城市内涵式生长。

最后,李麟学对同济大学城市传播学科特色发展思路进行了阐述,提出依托“部校共建”平台与“城市传播”跨学科特征,整合同济大学城市建筑学科群与传播学科交叉优势,对接国家、上海城市重大发展战略,形成跨学科新型的示范性城市实践与媒介前沿探索。

揭幕仪式

本次论坛上,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SMG)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蓉,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董事长叶国标,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大章,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健,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麟学共同上台为全媒体研究院揭幕。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全媒体研究院是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聚焦政治传播、城市传播、智能传播三大前沿方向、与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产学研综合性平台,将对探索创新新闻人才培养模式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意大利IULM大学等国内外重要高校的专家学者与众多业界知名人士及同济大学教授,围绕“城市与媒介”、“学科与展望”主题展开了三场讨论。

第一轮上半场圆桌论坛主题为“城市与媒介”,由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主持。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 黄旦教授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李翔宁教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原韩国文化、体育和旅游部政府文化技术研发规划项目主任、原韩国三星移动副总裁郑址洪 Jeung Jihong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陆晔教授;都市实践创建合伙人、主持建筑师、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总策展人刘晓都先生;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袁艳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童明教授。

第一轮下半场圆桌论坛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玮教授主持。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参与讨论的嘉宾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代建筑》主编、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支文军教授;视觉艺术家、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Robert Blalack教授;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趣城工作室创始人、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宇星;《新闻记者》主编刘鹏;深圳有方空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曾任《南方都市报》部门首席编辑赵磊;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美术系教师、《流浪地球》概念艺术指导、故事版总监张勃。

第二轮圆桌论坛围绕“学科与展望”展开讨论,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麟学教授主持。

如何构建智慧城市传播新体系?来听专家们的跨界碰撞

参与研讨的嘉宾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陈昌凤教授;国务院学位办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教授;上海广播电视台(SMG)总编室副主任路军;意大利IULM大学国际部主任 Francesco Galli教授;瑞士导演兼制片人、Container FilmAG影业公司创始人、同济大学兼职教授钮永辰(Juerg Neuenschwander);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教授。

圆桌讨论环节后,现场展映了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王荔教授领衔创作的微视频《中国当代乡村的浙江样本研究—沙滩村项目掠影》。该视频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而创作,以沙滩村为样本记录了浙江在乡村建设中的优秀经验。

论坛最后,李麟学教授上台为本次论坛致闭幕辞,对各界来宾的到来表示了诚挚感谢,并对给予本次论坛大力支持的相关媒体和协办部门再次表示了感谢。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饶丹云老师主持。

文字:张穗、罗一炜(实习)、金于嘉(实习)

摄影:王秋原、赵竟皓、金伟良

统筹:张穗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微信编辑:张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