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举办了海上阅兵式,40多艘舰艇在蓝色海洋上排成两条平行线接受检阅,展示了中国海军20年来建设成果,中国海军的巨大进步让我们这些军事迷们十分振奋啊!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一个细节,飞行员的手套不再是以前用了几十年的白色劳保手套,他们全都换上了薄薄的蓝黑色的皮制手套,这一细小变化反映了中国军工的科技进步!

为什么中国空军飞行员爱戴廉价的劳保手套,一戴就是60年?

在国人长期印象中,一身飞行服,头戴头盔、手穿白色劳保手套是中国飞行员的标配,很多人疑惑,西方飞行员都用皮质手套了,为什么咱们飞行员不用好点的皮质手套,却用廉价的劳保手套呢?说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

为什么中国空军飞行员爱戴廉价的劳保手套,一戴就是60年?

我们大部分军用战机的设计是沿袭了前苏联的风格,别看前苏联的武器装备曾领先美军,但电子技术很差劲,主要表现在战机驾驶舱有很多密密麻麻的按钮和旋钮,从歼5到歼8II,今天的苏-27也是这样的设计风格。早在一九五几年,中国空军已经为飞行员配备了皮质手套,年年都发,为啥60年来飞行员不爱用呢?

为什么中国空军飞行员爱戴廉价的劳保手套,一戴就是60年?

原来,皮质手套的手指边缘部分有一条长长的缝起来的线疙瘩,不巧的是每个按钮和旋钮都挨得近,这种手套比较厚,又有线疙瘩绊手,容易操纵失误,这个问题60年来没有解决好。

后来,飞行员发现劳保手套有皮质手套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是便宜,5毛钱一双,丢了可以再买,当时国家穷,军用皮质手套好几百块钱,大家能省就省。其次它透气性好,贴合度好,触感强,飞行员能感知操纵杆的细微变化。最后,劳保手套是针织的,身上没有缝合线,几乎“天衣无缝”,弄按钮和开关十分方便。于是劳保手套就这样在中国空军流行了60年。

为什么中国空军飞行员爱戴廉价的劳保手套,一戴就是60年?

如今,中国军工摆脱了过去的仿制,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随着歼16,歼20不断下饺子,先进的航电设备不再是以前那种密密麻麻的按钮,取而代之的是触控式显示屏和少数按钮,劳保手套渐渐失去了作用,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