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院线的春节档,每年都是火爆纷呈。今年除了各个影片自带有的话题焦点,还有一纸28亿元、创下国内电影圈历史新高的保底发行协议频上热搜。

在中国电影史上,共有5部国产片票房超过28亿元,若这次保底发行成功,意味着贺岁影片《疯狂的外星人》将进入中国电影票房TOP6。

保底协议所谓何物?

票房保底实际上是电影发行公司对于投资方或制作方做出的票房承诺。如果影片最终没有达到发行方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还需按照此数额分账给对方。

2014年,北京旅游与中影股份北京发行分公司为《心花路放》保底5亿元,最终票房达11.7亿元,大赚一笔。博纳影业曾为《后会无期》保底3.5亿元发行,影片票房超过3.5亿元的部分博纳拿40%。该片最终票房6.3亿元,想必也是赚了一笔。而随着中国票房的不断翻涨,除了传统的发行公司以外,不少资本方也将眼光投向这一炙手可热的行业。

然而,这样的合作必定是有赢也有输,保底失败也有案例。《一步之遥》就是典型的例子。凭借多年来作品累积下来的好口碑,再加上前作《让子弹飞》在商业市场上的成功,让不少人在影片未上映时对其前景一片看好。没想到最终上映时却引起巨大的口碑争议,最终票房止步5亿,让一开始就做了巨额票房保底的发行方简直“哭晕过去” 。

2016年3月5日 《叶问3》在正式公映前就已传出票房十亿元保底的消息,这也是继《美人鱼》之后,又一部传出高票房保底的电影。如今,票房保底在电影圈大热,正掀起一场以金融为电影保驾护航的热潮。

这份最贵的保底协议!

《疯狂的外星人》早在半年前,就因28亿元的保底协议“火”过一轮。2018年7月5日,欢喜传媒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欢欢喜喜独家投资制作的电影《疯狂的外星人》获得28亿元保底发行,保底方为霍尔果斯乐开花影业。

28亿元,刷新国内电影圈保底发行价新高。也就是说,欢喜传媒在电影上映前就锁定了7亿元收入;如果电影上映后总票房收入超过28亿元,除了7亿元之外,双方还可以就超出的部分按影片净收入分成:投资方为30%,保底方为70%。

欢喜传媒在公告中表示,保底发行的方式,能消除该电影项目的票房收入风险,提早收回投资成本并锁定丰厚利润,提早获得该电影收入可用于投资其他电影及电视剧项目及营运资金,加快本集团的业务发展。

协议还规定,保底方须负责该电影的宣传、推广及发行工作及费用,预算宣传及发行费用为人民币2亿元,由保底方承担。2亿元,也创下了行业已知宣发费用的最高记录。据悉,光线传媒为该影片的主发行方。

“一场赌局”的双方

2013以来,保底发行逐渐成为行业主流,并发展成为一种颇受追捧的发行方式。与普通发行相比,保底发行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投资方在影片上映前就能回收原本在影片下映1年后才能拿到的票房分账款;二是电影项目风险由投资方转嫁到发行方,无论最终的票房如何,投资方都能拿到“保底”的款项。

一般来说,能被保底的电影,都是有名导、大咖或有流量担当的片子,这些片子往往看起来“卖相”十足,能给发行方增加信心。对制片方而言,所制作的电影被保底,可以提前锁定收益甚至稳赚不赔,而对保底发行方而言,保底发行更像是一种赌徒心态下的逐利行为。

从以往保底的案例来看,要想通过保底发行,孤注一掷押宝某部影片而获取到巨额利润是不容易的。能够获得高票房的电影,无一例外都是极具话题性,也有足够制作水准和可看性的优秀影片。如果单纯只是用数字衡量,虽然《美人鱼》票房大卖,但按照其最初16~18亿的保底票房数字来看,也可以被列为“看走眼”行列之中。

《疯狂的外星人》是否能被保底成功?

辰思影视认为,一部影片的票房,取决于影片题材、剧本、主创团队、影片质量、票价、档期、放映场次等多个因素。对《疯狂的外星人》来说,“喜剧+科幻”的题材,导演、编剧、演员的强大阵容,以及最佳上映档期,几乎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而总体来看,2019年春节档电影数量与类型更加多样,票房有望再创新高。辰思影视预测,在乐观情况下,2019年春节档票房有望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24%,可谓打响新年第一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