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肝病学主任PaulKwo表示,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药,其骨骼和肾脏副作用比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更少,现在看来,乙肝患者如果由TDF改用TAF,相关指标也会改善。Kwo称:“肾功能、髋部和脊椎骨密度指标,在换用TAF后都会有所改善。”

新型靶向乙肝病毒新药——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enofoviralafenamide,TAF)是一种核苷类似物逆转录酶抑制剂,于2016年11月获准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代偿性肝病。根据两项大型国际3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它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疗效相似,且骨骼和肾脏副作用较少。已证明在TDF剂量十分之一时,TAF就具有非常高的抗病毒疗效,同时可改善肾功能和骨骼方面参数。与原有的乙肝药物相比,TAF能有效改善骨骼安全性系数,降低骨质疏松症风险,能大大减缓乙肝患者服药时的骨密度流失。

2017年10月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肝脏会议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将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替换为TAF,48周治疗达到持续病毒学控制,可改善肌酐清除率并提高丙氨酸转氨酶正常化率。患者骨密度比较结果类似。“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改善,而且骨密度水平与长期使用TAF的患者水平相似,”Kwo就研究结果评论说。

根据Kwo博士的说法,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是一种与TDF略有不同的替诺福韦前药。TAF的批准剂量为25毫克,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为300毫克。“TAF在血清中更加稳定,所以你不需要更高的剂量,并且药物毒性更少,”Kwo博士说。

他补充道,就疗效来说,这两种药物的关系就好像“可乐与百事可乐”一样;两种药物的比较研究显示,HBVDNA低于29IU/mL患者百分比和log10HBVDNA变化的终点相似。

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耐药率非常低。“我们不希望TAF有任何差异,但仍然必须对其进行监测,”Kwo博士说。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尚未列入美国肝病研究协会的官方建议中,但已被列入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发布的最新乙肝防治指南。根据EASL的建议,年龄大于60岁、存在骨骼疾病和肾脏改变的患者建议使用替诺福韦艾拉酚胺作为乙型肝炎一线治疗方案。

本内容为医伴旅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医伴旅:寻找优质医疗资源,伴您走上康复之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