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愿意去了解锤子科技这个公司,应该是从Smartisan T2开始的。当我拿到评测机的时候,我发现这才是用心做出来的产品,虽然配置在当时并不是主流,但机身设计和对手机的想法真的比任何一家安卓手机公司都要好。

从T2开始我就一直很关注锤子科技,不管是他们推出的软件还是硬件,我都会比较想第一时间拿来评测,它们会给我很多新鲜感或不一样的体验,也可能是我经常接触数码产品的原因,大多数手机或烂七八糟的数码产品已经不能提起我的兴趣了。

老罗是一个真正想把手机设计颠覆的人,也可能他受到了很多日本企业和产品的影响,“工匠精神”深深地“腐蚀”了这家创业公司。“腐蚀”可能不是一个好的词,但这个用来形容工匠比较贴合。

按正常逻辑来理解,日本的很多公司都比较注重工艺的传承,比较在乎品牌的理念,比较喜欢精雕细琢。但那是在那个衣食无忧或者说竞争对手乏力的大背景下,它才可以给你这么多时间去精雕细琢。

即便是苹果手机,也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精致和体面,现在有的只是无尽的营销和被市场绑架的设计方案。

我心中的那个锤子科技已经不在了 可“凶手”一直都在

锤子科技走到今天我觉得不是企业领导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市场决定了这个结局。国内的手机市场在全世界都是竞争最激烈的,它不会给你时间去打磨精品,你必须通过各种套路,如:换材质、堆配置、夸张营销等各种途径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如果你用2年时间来打磨一款精品,可等待你的却是消费市场被友商掠夺,你还愿意静下心来去认真做产品吗?

想想2018年,几十台国产手机中,出过几部经典?有一部完美的手机吗?这些被市场倒逼出来的设计和产品,除了参数和彩色的外壳,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人们去留恋的地方。

直到今天一些25岁以上的人,仍然可以讲出N款曾经的经典型号,摩托罗拉V3、诺基亚N81等等,几乎他们每年都会产出几款经典,因为当时竞争环境很和谐,大家不会相互诋毁,不会恶意竞争,一切用实力说话,最重要的是当时互联网并不发达,没有那么多营销套路,消费者也还是以质量为参考目标。

我心中的那个锤子科技已经不在了 可“凶手”一直都在

对锤子科技来讲,虽然他们有一颗打磨精品的心,但这么多员工要养,这么多高管的工资(很贵)要发,市场不会默默地等你2年去研发,到时候已经没人知道你是谁了。

国内的手机市场就是需要你天天发声,就好像一天不出声就会死一样。所以有些品牌即使不发新品,也要在友商发布的时候出来“捣乱”,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发声就会被市场遗忘。

我用过锤子科技的很多产品,包括手机、空气净化器、音响、笔记本(纸制)等等,都是很不错的产品,至少它不愿意和那些应付市场的产品同流合污。

但对小厂商来说,仅仅这样是没办法活下去的,因为你没有雄厚的资金与大厂拼价格,2018年是价格战最凶的一年,小米、荣耀、OPPO、vivo 这四个家伙疯狂地砸新品,不管是千元机,还是旗舰机价格都很残暴。

荣耀Play这种旗舰处理器的机器已经干到了1500元,现在小米8这种游戏、拍照都不错的旗舰机也只有2099元了,这让小厂商怎么打市场?你低价卖手机还可以用其它产品找利润,而小厂商就靠手机吃饭,它能怎么办?价格上打不过你,产品线又没你多,对上游产业链的话语权又小,它只能慢慢等死,想完成一个伟大的理想是需要钱的。

“市场”永远是摧毁好产品和好公司的凶手,现在的公司都想挣快钱,没人愿意做一家百年企业,一百年后的事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想要的是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多挣点钱。所以,市场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这样才是好方案。

我做互联网媒体已经有大约12年,至少经历了三个会影响数码产品的时代。

第一个是网页时代,那个时候科技网站的排行榜是消费者唯一的参考依据(几乎是),也就是说每一篇来自科技网站的评测或推荐都会给某个产品带来很大的销量,于是各种刷榜,各种买榜的事比较多,甚至某个大网站的第一名被他们编辑2000元就卖了出去。

(厂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榜单做起来,巨额投放广告或买通编辑,都可以得到比认真做产品更好的回报)

我心中的那个锤子科技已经不在了 可“凶手”一直都在

第二个时代就是“跑分”初期,大量国产安卓设备全都靠刷跑分来获得销量,甚至灰色产业结合着网站编辑一起忽悠大众,各种垃圾产品通过跑分作弊来提高榜单的推荐量,而国产安卓平板电脑的口碑之所以这么臭,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因为你买到的产品和跑分成绩完全不同,这时候手机才刚刚有跑分的苗头。

第三个时代就是当下,从3、4年前开始,国产手机就开始以跑分为尊了,就好像只要分数够高,质量其它的完全都不用考虑,虽然现在消费者对跑分结果已经有了一点认识,但大多数人还是很信仰跑分结果的。

如果你经常玩各种手机,你就会发现,其实跑分结果与实际体验时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部手机恒定在60帧,可玩的时候仍然会有卡顿或不顺手的情况,这些跑分是不会告诉你的。

如今已经是“跑分+夸大营销”的组合策略了,不管是用来黑友商或是宣传自己的产品,跑分数据一定会有,而且都很强,甚至为了把跑分做高,手机要放进冰箱的保鲜层里测试。

更有为了显示自己手机拍照好,在摄像头前面加更厉害的转接镜头,拍出的照片来源仍然是手机,不管你怎么查都查不出来,可能很多消费者不了解真相,但他们拿到手机之后可以明显感觉到与宣传上的预期不同,巨大的落差感会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大幅下降。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出现内部腐败或矛盾,就是因为每个人职责不同,他们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同,但他们都有同一个属性“为完成任务,才不管你消费者怎么样”。

负责销售的领导要不惜一切代价多卖几台,这样才可以得到股权或提升年薪;负责营销的就是为了把NB吹出去,可以多卖几台,关注度达标了一样有奖金。负责设计的,就是要在有限的预算里,把卖点凸显出来,其它的地方无所谓,谁让你给的预算少。

或许真正想为消费者考虑的是他们的最大领导,可他根本不可能参与到每一个环节,甚至很多环节出了问题,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一边在消费者面前表决心,一边却被自己公司里的负责人坑,公司做大了都这样,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商家就只是商家,他们的目的是赚钱,不是为了做慈善,你不要以为谁会推出一部良心手机,在有限的预算里,一定有卖点,也一定会有比较薄弱的地方。

我们回到锤子科技身上,他今天的结果是注定的,因为国内手机市场不会给谁时间去精雕细琢,在浮躁地市场环境里,你必须更浮躁才能活下去,否则只能等着大厂慢慢侵蚀你的用户。

就像某个手机厂商BOSS说的,未来国内手机市场只能剩下5家,这是真有可能的,因为小厂商根本活不下去,不要看小米和荣耀一直在“打架”,神仙打架百姓遭殃的道理大家都懂,小米和荣耀打来打去最后却把魅族、锤子、360、联想、努比亚他们的市场抢走了,人家两个没什么损失,反而还赚了一段超长时间的关注度。

我想不管以后锤子科技会不会再发布新手机,原来的那个锤子科技都已经不在了,即使再度崛起也会迎合着市场的大流一起走,顽固的石头早晚会被激流冲平,在湍急地河流中,没有一块石头是有棱角的,全都是圆滑的。

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手机出来,只不过想要颠覆就必须等到时代变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