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了,对于许多家长来说,给孩子买教辅书成为了大事,不过这些教辅书要不要买?该怎么买?成了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烦心事。面对琳琅满目的教辅材料,家长和学生们可要仔细甄别购买。

在皖西书城,记者采访中发现,来为孩子买书的家长也的确很多。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家购书的量和购书的种类也都不同。

家长:我们是外地的,不是当地的,每次来了就想多买几本书回家。孩子多大了?三岁,我们读再说给他听,不是让他自己看,就是让孩子多听故事。

学生:16岁,上高一,今天来买资料,各方面的,应该每一科都有,尽量做应该能做完。

家长:孩子十岁,三年级。每年都是开学的时候就开始到店里面选书了,一般语文选2本课外,数学也选2本,现在学校作业不是太多,觉得孩子的基础不扎实,就想买点课外作业多练习一下。

以前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书时就是买买买,一买就好多本,也不管孩子们能不能看完。而现在购书的家长们可是比较理智了,在买书方面都是根据孩子的学业来考虑。

家长:他买了数理化英语这块,这个反正对学习方面肯定有帮助的,等到以后能掌握的更好一点,可能会提高一点购买量。人有一种恨多,有时候买回去还不一定看,每门课一到两份好的资料就可以了。

家长:买一直都在买,每门课买一本就可以了,买多了也没用。

书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可是教辅书和工具书的销售高峰期。

皖西书城副店长 匡洪:首先我们这块的工具书,包括汉语工具书和外语工具书,这几款图书这两天的销量非常大,另外就是学习同步辅导资料。

那么孩子们应该怎样购买教辅书籍呢?记者随后也咨询了一些学校的老师。一般一个科目一本教辅书已经足够了,如果真的想要自己再多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自己薄弱的科目再多买一本;在选购教辅书时,既要有学习要点的讲解,也要有例题分析和练习内容。

此外,课外读物是阅读的延伸,不能买一大堆回家,而是要根据学生知识储备来挑选,除了名著之外,最好是为孩子多挑选一些其他类型,比如科技、百科、艺术等,让孩子从小涉猎不同的领域,增长知识面。

家长和学生购买教辅书热情高涨,不过很多老师提醒,教辅书选购一般要控制量,每个学科买一两本即可,并不是买的教辅书越多,练习题越多就对孩子的帮助越大,应该看孩子到底需要什么,针对课业特点,理性购买教辅书。不能贪多嚼不烂哦。

记者/孙伟 黄慧

秋季开学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我市各中小学相继迎来了秋季开学。今年开学前,教育部等多部门和很多地方都出台了相关的新政策。其中: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受到大家的关注。

据悉,为了保护儿童青少年视力,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

记者在城区小学采访时了解到,现在小学一二年级每天的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基本在半个小时左右。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不少家长觉得,书面家庭作业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布置有点说不过去。

学生家长:孩子布置的口头家庭作业通过在20分钟就能完成。(觉得这个新规定)是想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孩子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主要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学生家长:每天正常做40分钟吧。自己感觉学习压力大不大呢?他说还好。现在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你觉得好不好?那我觉得不合适吧。回家不做习题,我觉得不合适。

在采访中,学校负责人也表示,他们会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给低年级学生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但会布置一些锻炼动手能力的手工、家务劳动等其他作业,来丰富孩子的课外时间。

人民路小学东校副校长 汤娟: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综合防治近视眼的方案里面规定,一二年级不得留有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的作业也不能超过60分钟,我们严格按照上面的文件精神,落实到位。

支持新规的实施!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负担,让孩子们能在该玩的年纪享受童年的快乐。增加实践课程也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希望这些改革能从根源改变中小学生的教育现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