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真快,小编是从今年的1月23日开始写太平天国之镇江篇的,断断续续,这个系列也写了十篇了。它们分别是:

1、原来你是这样的翼王,从石达开的搞笑文书看太平天国真正的外交家

2、太平天国的爱丽丝漫游仙境――一个美国传教士的奇幻之旅

3、因为一次赌钱,他从小军官升为一品大员,却用官位换了一匹马

4、比周立波还牛,皇帝定罪秋后问斩,他却在大状的辩护下官复原职

5、一个逃跑的将军,怎样在死缓后成为敌人心中的魅力男神?

6、太平天国名将vs百年一遇的清军战五渣,却是战五渣占了上风

7、咸丰说谁攻克天京谁封王?最有可能登上王位的不是曾国藩,是他

8、陈玉成和李秀成第一次合作,太平天国版智取生辰纲1

9、陈玉成和李秀成第一次合作,太平天国版智取生辰纲2

10、他如果不死在陈玉成和李秀成之手,或许可以把咸丰打造成一代明君

小编粗略估算了一下,大约还有2~3篇的样子,这个系列也就结束了。其实,让小编萌生写作镇江系列的初衷,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周兆熊。之所以直到今天才动笔,是因为周兆熊的故事结束于太平军占领镇江的后期。为了使得读者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更深入的了解,小编不得不写了十篇文章介绍前情。

然而,长长的前戏做足,想听周兆熊的故事,还需把时间的坐标轴向前再拉一大截,来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镇江。在这里,周兆熊第一次在历史的故纸堆中登台亮相。不错,与很多参与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绿营将领一样,周兆熊也曾经是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归来的民族英雄。

周兆熊在镇江这座城市,分别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之战中都有着鹤立鸡群的表现。下面,小编就用两篇文章谈一谈这个小人物是怎样在大历史的缝隙中迸发出耀眼火花的。

今日镇江

到了1842年7月15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进入尾声了,还有20天,就是《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就在这一天,担任先锋的两艘英国军舰率先开到了濒临镇江的长江江面,拉开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最后一战的序幕。之后,英国舰队还会载着攻城的7000陆军到来。

那么,守城的一方,清军是如何布置的呢?简而言之,满人军队守镇江城,汉人军队驻扎在城外,倚为犄角,总兵力约4300人。虽说敌众我寡,英国人的武器也比较先进,但镇江有着坚固的城池,我方为主,远来为客,如果满汉通力合作,还是颇能一战的。

英国人绘制的中国军官

然而,见英国人坚船利炮再加上红眉毛、绿眼睛,城外的汉军怕啊,纷纷想进城躲避。

“镇江是我们的!”城中的满军先占了窝,自然不肯答应。他们紧闭城门,让这些痴心妄想的家伙结结实实吃了个闭门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早孙中山几十年,镇江汉军喊出了这句排满的口号。他们包围了镇江城,大炮对准城头的满军。不过,道光年间的清军与咸丰初年的一样,都是99.99%的战五渣。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情形下,火并并未发生,而是先来了一场骂战。

其实,说骂战并不准确,正确的说,是城外的汉军破口大骂,城上的满军荷枪实弹,又气愤,又害怕的听。

话说,我大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即便骂人,也是花团锦簇,字字珠玑。然而,汉兵们骂到半夜,连满人的鼻祖,努尔哈赤的外祖母都被问候了好几遍,也就骂不出什么新花样了。于是,他们打着哈欠,陆陆续续回营睡觉,相约明天再来排满。

没有明天了,因为就在第二天,英国人发起了进攻。因为炮口对着该守护的镇江,仓促间无法回转,城外的清军只好陆陆续续向敌人放了几下抬枪,突然“呼喇”一声,便作鸟兽散了。他们的速度是那么的快,以至于一个英国军官诧异的记录:“敌军忽然不见,正如冰雪在大地上融化了一样。”

我们知道,后来的太平天国,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可是守了四年零九个月。那么清军守镇江持续了多久呢?

答:从最初的两艘英国军舰到达镇江开始算,共计6天。而从英军正式攻城算,是4个小时。当然,之后还有英军和满军的短暂巷战。

看到这组数字,太平天国镇江守将罗大纲与吴如孝估计会一齐仰天长笑:“老子就算用脚守城,也比那帮人强啊!”

镇江之战,清军的表现如此低能,就仿佛集体上演了一出荒诞剧。不过,倒是有个小人物在其中鹤立鸡群,几乎算得上是失败的耻辱簿上唯一的亮点了。

这个小人物,自然就是本篇文章的主人公——周兆熊。

周兆熊是四川人,在四川当兵吃粮,最初也是在四川本地服役。他在绿营中苦熬几年,混成了把总。把总,是一种低级武官,清制正七品,相当于现在的排长。如果把庞大的清帝国比作一个人,小把周兆熊就是神经末梢的一个小细胞。那么,这个远在四川的小细胞是怎么千里迢迢跑到镇江去的呢?

原因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后,道光皇帝把四川提督调到战区当了参赞大臣。四川提督出马,自然要携带四川兵,小把总周兆熊荣幸地被选中,几经辗转,他与700名老乡一起,被提督大人带着,来到了镇江战场。

说句题外话,话说,小编一看四川兵这三个字,就预感镇江之战不妙。果然,英国人一来,四川提督先下了马。

这是要坚守阵地,决一死战的节奏吗?

非也,非也!原来,提督大人不善骑马,唯恐逃命之际马失前蹄,压坏了花花草草。于是,他命人抬来一乘小轿。虽然轿子必然不如马快,但提督大人深谙“不怕慢,就怕站”这一真谛。命包括周兆熊在内的700名部下顶住,自己先“风紧,扯乎”了。

提督大人逃之夭夭,700名川兵当然不会顶住,他们顺理成章的一哄而散。然而,只有小把总周兆熊一人没有匆忙加入逃跑的大军。不但不跑,他还卧倒、镇静自若的瞄准,冲追杀过来的英国人放了一枪,并且命中了。这名被古老黑火药打入肉体的英国人死没死,没有一个中国人知道。但巨大的轰鸣声过后,七百名逃跑的川军齐齐回头,一千多只眼睛见证了一个老外在周兆熊的枪口下颓然而倒,并被同伴抬走。

在镇江之战中,英军总计伤亡168人,剔除因中暑死亡的16人,是152人。小编有理由相信,其中151人的伤亡是由于城内的满军抵抗所致。

所以说,周兆熊这一枪是城外汉军在镇江之役中唯一的战绩。他的功劳立刻被包装、炒作。在送给皇帝御览的奏报中,是小把总周兆熊一枪打死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英国军官。什么鬼?参加镇江之战的英国人就没有骑马的。

道光皇帝

奏折千里迢迢送到北京,道光皇帝一看,立时龙颜大悦。他即刻传旨,把英勇击毙夷目的把总周兆熊升为五品守备。周兆熊连升四级,厕身大清帝国中级军官之列。

镇江,这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屈辱之城,带给了周兆熊军事生涯中第一份荣耀。14年后,同样是大军溃败,周兆熊依旧没有选择离开。这次,他把生命的最后一份尊严永远留在了镇江。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