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70届戛纳电影节的华语独苗,李睿珺执导的《路过未来》终于要搬上荧幕了,这部一刀未剪的电影,探讨了人与地域的关系。

非导演科班出身,但《路过未来》已经是80后的李睿珺执导的第六部影片了,这位还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的青年导演,已经在国际上频频入围、斩获大奖,并且陆续得到方励、江志强等业界大佬的加持。

因为总是不计回报的对新锐导演,和优秀文艺片给予支持,方励一向被评价为最有情怀的制片人;虽然为人低调,但是一手缔造了华语电影的大片时代,又对好莱坞电影公司及海外发行了如指掌,江志强更是被《时代》杂志封为“亚洲英雄”。而这两位“江湖大佬”都纷纷向李睿珺抛出橄榄枝。

他们先后助力李睿珺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搬上荧幕,让《路过未来》走向海内外市场。

去年,《路过未来》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竞赛单元,成为该届戛纳电影节上的华语独苗。2017年的5月17日,导演李睿珺携主演杨子姗及尹昉一同踏上戛纳红毯,整整一年后,今年的5月17日,这部电影终于要公映了。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这个世界他们到底有没有来过?

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会觉得北京太大,上海排外,但作为本身就是移民城市的深圳,这些问题不存在。存在的是,没有房子,没有身份,即使两代人生活在此,也依旧不是“当地人”。

李睿珺执导的最新电影《路过未来》,便是以深圳为地标,探讨这种人与地域的关系。

观看《路过未来》点映场的过程,不时听到周围隐隐抽泣声,尤其是当片中杨子姗饰演的杨耀婷,在绝望中唱着,“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做了故乡......”

这首李健创作的《异乡人》正是无数漂泊者的内心写照!

作为甘肃籍导演,李睿珺的工作性质决定他相当一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但作为资深北漂,即使是拍过多部电影,入围过戛纳、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过柏林华语电影节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青年导演的他,也常常面临“外地人”的窘境。

每年办一次暂住证;办护照需要回老家;坐地铁被拦下查身份证;社保纳税不够,不能参加摇号购置车房不说,去医院看病,也往往被区别对待,比如,北京社保挂号费与外籍挂号费就有数倍之差。

李睿珺发出和很多人同样的感叹:“我手里都有一堆暂住证了,北京时刻在提醒你是一个外地人。”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他的《路过未来》这部电影,便讲述了在深圳出生长大的甘肃籍人杨耀婷(杨子姗饰),除了办身份证就没回过老家甘肃,她原本和父母都分别在不同工厂打工,但随着近年来中国大的制造业环境的整体下滑,订单减少,收入不稳定,甚至年纪大的员工被裁员,失业年迈的父母待在城市变成一种消耗,城市呆不下去了;回到农村,那里也早已实行了土地改革,农村也呆不下去了。

为给父母提供一个安身之所,杨耀婷铤而走险去“试药”赚快钱,却因此陷入更绝望的境地。

将故事的发生地定为深圳,李睿珺表示,因为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又是中国打开对外开放的第一扇窗,随着它演变为世界工厂,那里再造了一个新兴的移民城市,讲述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二代故事,没有比它更合适的地方。

片中涉及了制造业萧条、农村土地改革、买房、整容、打工夫妻生活等各种现实问题,李睿珺说,恰恰是因为这类关于人与地域状态的表达太少了,自己作为一名影像工作者,应该去做这种表达。

《路过未来》中的故事也绝不是个案,采访过程中李睿珺也提到,仅仅每次去商场的卫生间里,都会发现那里全是60来岁的大叔大妈,他们有一个共性:外地人,没有高学历,干不了别的,又得在城市里生存下去,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家乡,回不去了。

“电影让人们多了一个可能性,去看到同一个时空中,不同纬度的其他人的生活和情感,它不应该在荧幕上被屏蔽掉。”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在江志强、方励的带领下“拜码头”

这部制片成本上千万的电影,是李睿珺入行来拍摄最贵的一部电影,这个资金甚至超过他过往所有片子成本的总和,由被业内称为“江老板”的江志强担任出品人。

在此之前,李睿珺还结实了另外一位同样对电影有坚持、有情怀的制片人——方励。

当初,李睿珺执导的影片《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获得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最佳影片”的提名,又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等,但是回到国内,发行成了难题,作为出品方之一,方励亲自上阵。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方励认为,一部作品凝聚了剧组所有人的付出和努力,必须要推到电影院里,让观众看到,不然是对创作者的不尊重,也是对电影本身的不尊重。

那年,在近60岁的方励带领下,李睿珺和影片的主创团队开始到一个个城市宣传,“拜码头”,最后,《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上映首日,拿到0.5%的排片。

做完那部电影,方励告诉他,可以把电影做的更类型化,在李睿珺有了新的剧本之后,安乐电影公司找到他,由此,李睿珺结实江志强,并一拍即合展开《路过未来》的合作。

有江志强带领,杨子姗主演,原本我们以为,这将成为李睿珺迈入商业化的第一部作品,然而,该片只通过全国艺术院线联盟来放映,李睿珺表示,“这是在开拍之前就确定的,所有商业电影院均不作上映。”

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抱怨中国为什么没有像法国,或者欧洲那样的艺术院线,终于,2016年,中国的艺术院线联盟建立起来了。通过艺联放映的影片,会保证每周至少有十个黄金场,或者每天有两个黄金档期等。不论对于片方和艺联影厅,大家都共同承担了商业风险,也共同促进了艺术类影片的成长和发展。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李睿珺说,这件事便是由江志强决定的,当初,李睿珺自己都认为这太冒险了,1000万对于文艺类影片来说,毕竟不是小成本。但江志强坚持表示,哪怕最后只有50万的票房,也要通过艺联来放映,如果其他院线有兴趣,那必须得先加入艺联。拍《路过未来》的首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要真正的做好电影,如果为了赚钱,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干。

“我很钦佩这几个出品方,他们可以持续的做长线,去改变生态。”

出钱出力的江志强,在影片的剧本创作、拍摄及后期制作过程中,却并不过多干预,也不给创作团队施加压力,李睿珺感慨的说,“他(江志强)只是说,我能去探班吗?你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告诉我。”

接受完影视圈的采访,李睿珺搓搓手,“接下来江老板就要带我们去拜码头啦。”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都是异乡人

但在电影世界的背后,李睿珺也不得不面对现实中的生活。

他一直说,“我始终都没有对这个城市产生亲切感。”又说,其实自己也没有回不去家乡的感觉,只是他们(家乡人)已经把你当客人了,认为你不一样了。

他举了个例子,当《我乘白鹤去了》这部电影在CCTV6播出后,他家乡的亲戚截屏给他发信息,并激动的说,“哥,你发达了。”而李睿珺只有诧异,因为拿着暂住证,租房住的他实在跟“发达”没什么关系,他只能告诉亲戚,“那只是播出而已,就算发达,也轮不到我。”

当实际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不对位,这是一件微妙的事情。这种微妙的“尴尬”,也正是很多人“回不去”的原因。

李睿珺思索着,“只有下雨的时候,我路过草坪,闻到那种雨落在泥土里散发出来的土腥味,那种属于自然的原始味道,才会突然间有一种亲切感,好像小时候在农村的地里拔草,就能闻到这种味道。”

对于生活的观察,以及独特细腻的体会和感悟,李睿珺把他们都放进了自己的电影。

《路过未来》导演李睿珺:你在他乡还好吗?

而关于家乡的回忆很快乐的事情是,李睿珺的父亲是一位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在他的记忆中,每到过年,就会有很多人到他家排队请他父亲写对联,“我们村子80%的对联都是我家写的,那时候我和哥哥就负责裁纸,等父亲写完了我们把它晾起来。”

从小给父亲打下手的李睿珺,自然也练得一手好书法,在《路过未来》这部电影中,牵扯到毛笔字字体的所有内容,便都是出自李睿珺之手,比如电影海报,片头字幕中的毛笔字体等等。

关于这段异乡人的故事,在《路过未来》中,李睿珺没有给出他们是否安身立命的答案,影片开放式的结尾,又让那首《异乡人》仿佛回荡在耳边,“曾经的乡音,悄悄的隐藏,说不出的诺言,一直放在心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