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壹空间的OS-X火箭首飞成功,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零壹更掌握火箭核心科技!

  美国有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猎鹰火箭屡创佳绩,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也如火如荼。5月17日早上7点33分,零壹空间公司研制的OS-X小型固体火箭发射升空。虽然阴差阳错它没能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第一枚火箭,但这次小火箭的发射同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商业航天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枚商业火箭!

  OS-X火箭腾空而起,它最大飞行高度40公里,全程大气层内只能算探空火箭

  零壹空间公司的OS-X火箭长度约9米,重量7.2吨,发动机推力可达350千牛,由于零壹空间和重庆两江新区的合作关系,这枚火箭被命名为“重庆两江之星”。“重庆两江之星”火箭在中国西北某基地发射,火箭最大飞行高度约40公里,7点38分火箭残骸落入落区,随后零壹空间总裁马超和沈飞副所长林鹏共同宣布此次任务圆满成功。OS-X火箭作为一种单级固体火箭,首次发射最大速度5马赫全程大气层内飞行,通俗的说这只是一种探空火箭。

  轨道火箭赚钱吸睛,探空火箭在科研上也有广泛用途,比如美国IRVE-3充气热盾就靠它发射

  零壹空间大张旗鼓的首飞只是探空火箭,而人家美国的商业公司别说发射入轨,重型猎鹰火箭都把特斯拉跑车打到火箭轨道外,中美商业航天的差距不可谓不大,然而天生我材必有用,零壹空间的火箭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航天领域很多试验没法在地面模拟,比如美国的IRVE-3膨胀式热盾试验,你怎么在地面试验呢?IRVE-3靠黑雁探空火箭发射,零壹空间OS-X探空火箭的目标也瞄准科研飞行试验市场。OS-X火箭未来还将根据用户需求量身定制,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廉价服务。

  OS-X火箭真不算大,长度就9米重量才7.2吨,然而自研发动机意义重大

  OS-X火箭虽然各方面参数在探空火箭中不算出色,却是中国第一种自研的商业火箭,尤其是动力“心脏”即固体火箭发动机是自行研制生产的!2017年12月22日,零壹空间公司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了首次地面整机试车,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工作时间为35秒,发动机比冲和工作时间,以及燃气舵和伺服系统都在实际热试车中经受住了考验。零壹空间在中国商业航天公司中力拔头筹,成为国内第一家掌握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民营航天公司。

  零壹空间自行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其价值不可估量,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

  零壹空间自主掌握火箭动力核心,其价值和意义十分重大。零壹最早提出的火箭方案,参数几乎是长征十一号的翻版,同期蓝箭公司的LS-1固体火箭也大同小异,零壹空间2016年介绍自己的信使一号火箭,栅格舵让人想到火星十号,而参数却和快舟十一神似。其实无需奇怪,大名鼎鼎的马斯克当年也是想直接买俄国发动机来着,发现价格太高买不起,才自己做的梅林一号发动机,中国草创的商业航天公司想要买现成货,也情有可原。不过吃着人家的饭却要砸人家的锅,在哪里都不受欢迎,后来这些商业公司果然被断炊了,这才逼出了零壹自主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蓝箭自主研制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局面。

  零壹空间也想过取巧的办法,它的信使一号火箭简直是火星十导弹和快舟十一火箭合体

  商业航天并不天然自带“廉价”的耀眼光环,如果只是亦步亦趋的模仿传统航天公司,那不过是用商业资金而不是国家投资重复发明轮子,直接买传统航天公司的产品组装,那就更等而下之了。零壹空间在国内商业航天公司中力拔头筹,自主研制出固体火箭发动机,其进取心可喜可敬,而85后们用一年时间搞出发动机和火箭,并千方百计用新技术降低成本,比如OS-X火箭首飞就应用了“减阻杆”和无线通信等新技术,更是显示了商业航天的真正魅力。

  相比信使一号火箭,现在的OS-X火箭性能差得远,但掌握核心科技给零壹带来呢更光明的未来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奋发进取研制了梅林发动机,并发展出廉价高性能的猎鹰火箭从而大受欢迎,而轨道科学公司东拼西凑买来发动机的火箭就少有喝彩。中国同样如此,如果只是买来现成的发动机甚至火箭,这样的商业航天又有什么意义呢?从这个角度说,虽然OS-X火箭不大也不能入轨,但我们还是要为自研掌握核心技术的零壹空间点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