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天涯占高处

世人皆知齐白石的光芒,主要在绘画和篆刻上,其实他也是一个诗人,从青年至晚年创作过大量诗篇,刊印过《借山吟馆诗草》《白石诗草》《白石诗草二集》多部。齐白石的诗总体而言,别开生面,情趣盎然,独具匠心,自成一格,仔细阅读,也是性情诙谐,真气扑面。

齐白石上过几年私塾,27岁才正式拜师学诗,此时的齐白石已基本告别了雕花木匠工作,并“转身成功”,由一个匠人变成一个艺人,在家乡以画肖像为生。他拜的老师是当地名士胡沁园和陈少藩,将近10年的时间,他一直在家乡一边刻苦习画篆刻,一边研究和写作诗词。这期间他先后加入“龙山诗社”和“罗山诗社”,并以年龄最长被推为龙山诗社社长,据他自己述说:夜是青灯黄卷,昼是手不离书。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早年木雕作品

37岁时他又拜在一代经学宗师、古文学家、诗人、湘潭大名士王湘绮门下,经王的点拨和指导,诗学上有了迅速进步,诗作也一改“童幼”面貌,从最初《红楼梦》中的“呆霸王薛蟠体”,不断进步,逐渐提高。中年之后,齐白石又认识了樊樊山,经樊樊山斧正,在格调中又渐植了汉魏六朝的风骨和唐风宋韵,尤其到了抗战时期,齐白石的诗在风骨上体现的更为明显。

齐白石的诗歌创作几乎是和他的画作紧密相连,二十多岁他喜欢画人物,年近三十爱画美人,三十之后迷山水,四十之后多作花鸟草虫,晚年又有异想天开,将粟、稻、蝇、蚊、蚂蚁、春蚕等等物什入画,他的诗也伴随他的画应运而生,并与他的画相互调趣,相互支撑。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 啖来还似旧时甜

从1920年开始,齐白石的诗逐渐被人们认识,他先是题写在画上,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诗别有景致,和他的画相得益彰,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非传统的的文人画、文人诗的特征时,于是便有不少人把目光停留在了他的诗上,久而久之他的诗使他的画面容量成倍扩大,也使读者更加增添了读画的兴致和想象的翅膀。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 不倒翁

比如:他早年画芦雁,常题:容易又秋风,年年别复逢。雁鸣休笑我,身世与君同。比如:他画老鼠偷灯油,写道:昨夜床前点灯早,待我解衣来睡倒。寒门只打一钱油,哪能供得老鼠饱?又比如:他画头戴乌纱的“不倒翁”: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汝忽然来打破,通身何处有心肝。

从这三首诗中可以看出,他的诗不仅充分体现了他的性格,而且在写作上也日臻成熟,言志、抒情、诙谐、讽刺以及他内心世界的不屈,样样皆有。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 烛台鼠戏图

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是齐白石诗歌创作的成熟期和高峰期,他笔下的草虫、虾米、青蛙、蝌蚪、小鸡、螃蟹、菊花、荷花、雁来红,紫藤花等等,几乎都有题诗,写得情趣盎然,入木三分。

他画“山水孤舟”,便题:过湖渡海几时休,欲访桃源逐远游。行尽烟波三万里,能同患难只孤舟。他画“墨荷”:一花一叶扫凡胎,墨海灵光五色开。修到华严清静处,有人三世梦如来。他画雄鹰:拏空独立雪鳞鼓,风动垂枝天助舞。奇干灵根君不见,飞向天涯占高处。他画“鱼乐图”:为君骨肉暂收帆,三日乡村问社坛。难得夫君情意堪,携樽同上草堆寒。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 丹霞绕地篱边菊

齐白石一生都是一介布衣,但国有危难时,他同样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个时期齐白石的诗,也多有慷慨之声,体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正义感和骨气。

他画《鸬鹚图》这样题诗:大好山河破碎时,鸬鹚一饱别无知。渔人不识兴亡事,醉把扁舟系柳枝。他画《螃蟹》诗云: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诗的寓意是指日本鬼子的泥脚愈陷愈深,日暮穷途。有一次,他的好友胡佩衡有一次拿来山水手卷,他信笔赋诗:对君斯册感当年,撞破金瓯国可怜。灯下再三挥泪看,中华无此整山川。好多人劝他明哲保身,他却说:残年遭乱,死何足惜!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 临江垂钓图

齐白石的诗和画一样,都是同一颗心灵的造化,都有极为类似的地方,那就是质朴天真,率直浪漫,不与人同,且极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他的诗既通俗易懂,又栩栩如生,有时幽默诙谐,有时辛辣“吐嘈”;有时情深之致,有时怡然陶然。诗言志,画似人,同样他的诗和他的画一样,都是人生经历的写照,既有对生活的关照,又有对生命的感悟,更有对人性以及世间万物的爱憎。

飞向天涯占高处

齐白石赠周恩来作品《松帆图》

齐白石也爱以诗赠友,他先后诗赠过梅兰芳、刘半农、陈师曾、吴昌硕等等那个时代与关系密切的好友,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他曾给周恩来画过一张《松帆》,并在画上自信地题诗:有色青松无恙风,自罗山水在胸中(自罗山水指他的家乡)。鬼神所使非工力,他日何人识此翁?

齐白石一生据他自己统计,写过不下一千五百首诗,其中大半都曾经在画上题写过,他自己说:他的诗也是翻书搜典,苦心锤炼,虽大多直抒胸臆,但也长期青灯玉案,反复经营。他在笔记和诗集自序中记载:他的诗有相当一部分因为连年战乱,以及如浮萍般飘泊日子中丢失了。

飞向天涯占高处

张震 与梅并作十分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