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生活,人们要遵守着很多的风俗讲究,这些讲究从古时流传至今,一直被人们唠唠遵守着。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的规矩逐渐被人们遗忘。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在农村流传的一些规矩讲究,不知道大家遵守着吗?

七不出门,八不还家

现在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大年初七和大年初八两天的贵,大年初七不能离家,大年初八在外的人不宜返乡回家。人们认为这两天做这两种事情时非常不吉利的,容易发生不好的事情。可是这种迷信的说法并不是这句话原有的意思!

古时的意思:其实所谓的“七不出,八不归”,指的是在人们外出的时候,家里必须要有七件事要办理妥帖才能没有后顾之忧,这七件事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七种日常所需。因为在以前外出的都是家里的主心骨,大多是男人,所以对于家里的事情要做好万全的考虑才能安心。而“八”则指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种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在外面正当做人,遵守礼义廉耻,才能有脸面回家,不然就算回到家乡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所以在古时,人们会用“七不出,八不归”这句话来教育后人做事要心思缜密,做好万全的考虑。做人要行的端,做得正!

宁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

想要理解这句话就要知道“落月”是什么意思。“落月”其实指的就是男女之间的风月之事,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宁愿将房子借给过路的客人休息,也不愿意让男女在一起同居。

这句话描述的规矩虽然看似毫无理由,但在农村的很多地区都被遵守着。人们认为房主之外的男女在房屋内行风月之事是一种不雅的行为,会产生晦气,给房主带来霉运和灾厄。所以就算是房主外嫁的女儿回娘家省亲,也要和丈夫分房居住。除了“宁可借屋落客,不可借屋落月”这样的说法,农村还有种意思相近的说法叫做“宁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可见在别人的房屋行男女之事在农村是一种禁忌!

虽然这句俗语看似有些封建迷信,但却是人们遵守了千百年的风俗习惯,是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盼望。所以希望大家在去别人家里做客的时候也要遵守对方的一些风俗和禁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