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想不开才打珍珠港的么?不是!美国对它开展全面禁运。在全面禁运开始后,日本国内缺乏钢铁、石油、橡胶、钴、铝等及各类战略资源,甚至粮食都缺乏。以至于对当时中国开展战役时已由原来的全面入侵转为重点进攻,原因是后勤补给开始出现各类短板。而当时美、苏均通过各种渠道给中国输血吊命,一旦最后的战略储备被中国战场消耗完毕,面临的将是摩托化陆军跌至纯步兵流,战争结果可想而知(详见1944年-1945年国共双方各类收复失地的战例)

如果二战,日本不偷袭珍珠港,会是什么结果?

更不要说在这种稀烂的后勤补给下进攻苏联西伯利亚,日本参谋部门曾经计算,已日本当前的后勤能力在没有苏军干扰下最多向西伯利亚平原上推进700-800公里,这是日本当时的后勤补给极限,而这点距离并不能对苏联产生实质性危害。反而西伯利亚北部苏军在通过白令海峡获得美方的补给支持后,随时能南下切断日军补给线,因此日军由东向西进攻苏联并迫使其投降只是一个军国主义日本人的幻想。甚至在仅在中国战场的消耗,日本曾经估算战略储备仅能支持到1943年年初,一旦到了那个情况,日军相对于中国军队的火力优势将被抹平。

固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妄图以赌国运的形式实施了偷袭珍珠港战役,其战略目的是在美军没有防备前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然后在美军失去制海权时,扫平南太平洋的相关群岛国家,获取石油、铝、钴、粮食等战略物资,并打穿中东对日本的石油补给线,然后进攻并占领夏威夷群岛形成对美防御的第一岛链,攻占马绍尔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形成第二岛链。日军原计划在两个群岛上修建机场并部署大量的飞机,并以日本联合舰队作为机动支援,以确保菲律宾的橡胶、矿物和中东的石油能运进日本支持战争,以打促和迫使美国接受和平。

从头至尾日本也只是希望迫使美国接受日本希望的和平,从未想过能击败美国。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珍珠港一役,美国太平洋舰队仅仅是重创,海军航空兵战力保持完整(甚至陆军航空兵依然保持战力且夏威夷的战略储备油都保存完好,在中途岛战役中美陆航发挥了巨大作用,迫使日军海航始终处于以少打多的局面),日军在未得到充分补给的条件下,仓促开展中途岛战役妄图达成原战略目的,结果被美军击败,从而大和梦破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