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新闻

「钱币日历」长城——心中重千斤

5月13日上午,“文明对话—沟通世界·连接未来”2018长城马拉松,在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正式开赛。长城马拉松,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以文化地标命名的马拉松赛事。

长城作为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此次在古老的长城举办国际马拉松活动本身就是文明的对话,它预示着古老的文明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携手奔向美好的未来。

5月14日

钱币日历

罗哲文——万里长城第一人

罗哲文(1924~2012.5.14),中国古建筑学家。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起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维修保护和调查研究工作。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52年,年仅28岁的罗哲文奉命修复八达岭长城,他骑着毛驴登山长城,写下了“断壁残垣古墟残,夕阳如火照燕山。今朝赐上金戎刀,要使长龙复旧观。”从此,“为使长龙复旧观”,点燃并耗尽了罗哲文的一生,他也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

2003年,年近八旬的罗哲文参加了对于汉长城遗址、楼兰古国遗址等的考察团,并穿越了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对此他说,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

——央视《大家》栏目罗哲文先生生前访谈

2009年6月,罗哲文当选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他很是激动:

“长城和中国古建筑,我永远看不厌、爱不够!这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实物印证,值得我穷尽毕生精力去研究。能为后人守望这份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很值得。”

——罗哲文

罗哲文先生与长城打了60年的交道,他对长城的爱都融入到了这首《长城赞》之中,这是一副全面赞美长城的对联,是对联中的精品,已被列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

长城赞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

上下两千年。

数不清将帅吏卒,黎庶百工,

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坚强毅力,聪明智慧,血汗辛勤,

为中华留下巍峨丰碑。

跨峻岭,穿荒原,横瀚海,经绝壁,

纵横十万里。

望不断长龙烽垛,雄关隘口,

犹如玉带明珠,点缀成江山锦绣。

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

给世界增添壮丽奇观。

长城景观图案是我国贵金属纪念币中的经典元素,建军、台湾光复、古代科技、近代名画、动物、生肖、名胜风光不在少数。八达岭、慕田峪、嘉峪关、山海关、黄崖关等长城图案造型各具特色。

而作为钱币上的图案大家最为熟悉的还要数第四套人民币1元纸币和第三套人民币的长城硬币。

几十年来,从万里长城,到北海团城……多少珍贵遗产因罗哲文先生的努力和奔走得以留存!他创造性提出了“捆绑式”申遗,使得中国共有12个项目以扩展方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截止到2017年7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共有52项,罗哲文的“创造”,相当于给中国增加了近四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罗哲文用一生丈量着中国的长城、烽燧、古塔,走遍中国100多个历史名城——

古建保护

从1941年测绘佛光寺开始,持续了72年

长城保护

从1952年修复八达岭长城开始,持续了60年

文物保护

从1952年参加雁北文物勘察团开始,

持续了60年

大运河

保护

从1961年提出保护大运河开始,持续了51年

世界文化

遗产保护

从1985年推动中国申遗开始,持续了27年

历史文化

群落保护

从1981年发起评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始,

持续了32年

罗哲文先生自小喜欢书法,后来所从事的工作与书法有密切的关系,也为他的书法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苏州园林纪念银币1盎司长方形银质纪念币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叫它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罗哲文

让我们向这位中华文化守望者、保护者致敬!

让我们接续罗哲文及前人的精神圣火,

永远点亮民族文化的伟大烽燧!

历史上的5月14日还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和事

而今天,在未来也将成为纪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