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茶色不语

近日,一份最新网传的影视审查新规及指导意见在业内传得沸沸扬扬,意见除了指出古装玄幻剧继续严查,翻拍剧将被重点整治外,还提出了多项审查禁区,比如医疗剧不能碰医患矛盾、民国剧不能涉黑、刑侦剧不能有连环杀人案等。然而,这些意见除了引发社会舆论,真实性有待斟酌。

影视圈最不缺的就是从小道消息引发出的各种指导意见。

几年前,真人秀综艺节目最火的时候,网传“限真令”,被总局以“真人秀还是要做,但要正确引导,怎样做才更有意义,有价值。”一口否定。

之后又网传广电总局对电视剧改编不满,列出6条标准,规定包括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等,事实证明这些题材剧依然播得火热。

这次更狠,直接从古装、玄幻、翻拍、民国、刑侦、未来科幻等众多题材剧入手,网传了一份内容详实的影视审查新规及指导意见。目前这份意见没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广电总局也没予以回应,我们不妨以媒体人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

网传一刀切的古装剧仍在安全区

这份最新意见明确指出,基本确认古装、翻拍、玄幻题材今年内不能播出,但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今年三月份,网传最严“限古令”强势来袭,号称从即日起到6月份为止,电视台和网络视频平台禁止播出古装剧,包括武侠、玄幻、历史、神话、穿越、传记、宫斗等多个类型。原因是第一季度各大平台对古装剧监控力度不够,第二季度需严格实施。

就在谣言甚嚣尘上的十天后,爱奇艺上线了古装神话翻拍剧《新白娘子传奇》,紧接着湖南卫视也播出了古装神话翻拍剧《封神演义》,随后由IP改编的武侠剧《听雪楼》、宫斗权谋剧《白发》也相继播出。

事实胜于雄辩,广电总局用行动证明一切都是谣传。相关部门的确是要严禁古装剧,但是,是有计划、有选择地禁,而非危言耸听的一刀切。

最新的网传意见中再次提到古装剧的问题,但强调的是玄幻题材从严,历史正剧仍有希望。这点相对来说比较有迹可循,最好的例子就是前两天正在播出的《封神演义》毫无预兆地停播,接档剧是另一部古装悬疑热血剧《大宋少年志》;同时已经定档的《九州缥缈录》因为介质问题紧急停播。

从此可以看出,广电总局并没有将古装剧一网打尽的打算,而是尽量严格控制玄幻剧的审核和播出。毕竟,近几年播出的玄幻剧虽然因为改编自大IP,主演阵容豪华,很容易成为爆款,却存在剧情悬浮、注水、三观偏颇等问题。而玄幻剧的受众大多是青少年,极易造成不良影响,管控也在情理之中。

翻拍剧比起严禁更应该整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翻拍剧是影视市场的温床。虽然明知道最近几年来翻拍剧口碑不好,制片方仍然明知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比起花费长时间孵化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创剧本,选择已经拥有固定受众群的翻拍剧,即使翻盘也能保本。

在这种死循环的创作状态下,翻拍剧逐渐成为观众的观剧雷区。广电总局着手整治是可以理解的,就像几年前因为名著频遭“恶搞”,雷人桥段引争议,广电总局叫停四大名著的翻拍。

但是过犹不及,对待翻拍剧应该像对待古装剧一样,不能太过极端。最新的网传意见中对于翻拍剧的划分是“曾经拍过的剧或电影,再次拍摄同样主题或内容,都算翻拍。”

这是不合理的,对于金庸、古龙所著的经典武侠小说,在多次被改编招致嘲讽时,或许的确应该像暂时叫停四大名著的翻拍一样,予以管制。

但对于《四世同堂》、《半生缘》这样根据文学作品改编,且翻拍版本并不多的剧,不应该被限制。毕竟不同时期的创作必然会融入当下的价值观,更符和年轻观众的收看。

其次,目前影视市场除了翻拍国内作品外,本着文化包容和百花齐放的心态,也纳入了很多国外影视作品的翻拍计划。比如,日剧《非自然死亡》、《我不是结不了婚,只是不想》;韩剧《请回答,1988》、韩影《阳光姐妹淘》;泰剧《天生一对》等。

翻拍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是一场文化的交流,日韩甚至欧美也经常如此。中国应该也不会因为整治翻拍剧,就自坎一臂。

最后,广电总局规划更健康,更高质量的影视剧市场环境的前提,必然不会是以人民的利益为代价。

站在影视市场的经济发展和活跃程度上来看,已经拍完了,做待定处理,播出前景不定;正在拍摄的需要更改题材和剧本;新报备公示的,暂不予批准这三项原则是很难真正实施的,这无疑会断了很多影视公司和工作人员的生路,轻易很难执行。

五花八门的审核禁区亦真亦假

这份网传意见,最令人匪夷所思的除了对于古装、玄幻和翻拍的严禁外,还有对民国、刑侦、末日、科幻、家庭、校园、爱情等题材剧,在拍摄方向和内容上的具体审核标准。

有一些从事实逻辑角度来看是合理的,比如航空题材必须经民航局审查;消防题材中灭火者不能去破放火的案子,破案属于刑侦;刑侦剧中,非公职人员可为公安机关提供线索,但不能直接介入破案过程;历史剧既要尊重史实也要符合当时的文化礼仪等。

但有一些的确令人哭笑不得,尤其是从艺术创作角度来看,过于生硬和不讲道理。比如,刑侦剧不能有连环命案这一条例未免多余,此类剧重点就在于展现人性,何必掩耳盗铃,备受好评的《白夜追凶》就没有刻意避免连环杀人案。

医疗剧只能拍妇产科,不能碰医患矛盾也很鸡肋。医疗剧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美国的《实习医生格蕾》、日本的《CODE BLUE》、韩国的《BRAIN》等都堪称经典。反观国内的医疗剧不仅在专业性上受人诟病,且经常无法平衡情感和职场的划分,如果连医患矛盾这样的现实主题都无法拍摄,那么再过多少年也很难有进步。

不过,考虑到《心术》、《医者仁心》、《无限生机》等国产医疗佳片在前,这条意见的真实性实在耐人寻味。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这样难辨真假的所谓指导意见,观众在没有得到官方消息前,应该谨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往期回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