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峰

【名词解释】

“素描”是美术创作的一种方法。这种创作方法的重要特点是用线条的轻重和疏密变化,勾画出创作对象的“暗面” 、“灰面”、“亮面”,用这三种面的对比和变化,让创作对象层次分明,变得丰满起来。这样的画作富有立体感,非常真实逼真。写作文时能不能借助这种美术技法,把作文中的人物刻画出“三面”来,让人物形象丰满立体起来呢?当然可以。

【名作赏析】

著名文学家胡适曾经写过《我的母亲》一文,就用了“素描”的技法,写出了母亲的“暗面”、“灰面”和“亮面”,让母亲的形象立体而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我们不妨细细琢磨一下,大作家是如何用“素描”技法刻画母亲的“三面”的——

一、用抱怨的语调刻画母亲的“暗面”

☆名家技法

胡适写母亲,先是带着抱怨的语调开篇——对母亲并非是赞美,而是指责。他写道,母亲正如旧时代多数农村妇女一样,眼光不远,不让他跟野蛮的孩子一块儿玩,造成他的童年缺少了游戏的锻炼,以至于文文弱弱,不合群体。作者抱怨母亲还不让他学戏,也不让他去闯世界,以致他成为无用书生。胡适文中多有这种指责母亲的文字,认为母亲对自己过分疼爱,即是溺宠,有害成长,因此胡文对母亲的评价是“目视鼻尖而尽作妇人之仁”。这样的笔法,显然是在有意思刻画母亲的“暗面”,让文章有了先抑后扬的伏笔。

☆作文借鉴

没有人会是完美无缺的人,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人性的缺陷或是缺点。我们在作文中刻画人物时,不妨也学着先写写人物的一些“黑暗”的行为。写人物的“暗面”,并不是为了贬低人物,而是为了让人物更加真实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有“暗面”的人物,其形象将更加真实亲切。

二、用细致的笔法刻画母亲的“灰面”

☆名家技法

胡适写母亲,不全是写母亲的“暗面”,还有母亲的“灰面”——所谓“灰面”,就是人物的“平常”一面,人物作为平常人的一些行为特征。胡适用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表现母亲的平凡一面。比如母亲对大哥吸大烟、赌钱写得很是细致,这些事是每个母亲都会遇到的“难题”。再比如她对大嫂和二嫂的不满意也不敢稍加申斥,这也是许多母亲常有的“无奈”。再比如对小孩子之间闹纠纷时只会一味地责骂小孩子。母亲在胡适细致的笔下,就是一副懦弱无能、平庸平凡、极为平常的农妇模样。

☆作文借鉴

这个世界上平常人最多,作文中的人物多是平常人。母亲也是平常人,天下的母亲都是一个模样,因为她们的很多举动都是在重复平常母亲的作为。从这个角度来看,母亲的形象似乎并没两样——母亲都是软软弱弱,婆婆妈妈,啰里啰嗦。作文中我们一定要将平常人的“平常一面”细致地刻画好——人物有了“灰面”,人物形象就会更有“厚度”。

三、用仰视的心情刻画母亲的“亮面”

☆名家技法

胡适写母亲,刻画其“暗面”和“灰面”都是为突出描写母亲的“亮面”做准备的。胡适笔下的母亲不仅仅是“黑暗”和“平凡”,更有光亮伟大之处。胡适说大哥落下赌债无数,债主们就在大年三十坐满了家中的庭堂来讨债。这时母亲并不慌张,而是该怎么备年还怎么备年,一直到了快半夜时,才找来村里的族长来圆场,付几个小钱打发债主们“高兴”回家过年。母亲面对讨债危局的机智处置,可见她的镇定,而这样的镇定又源于她要在危局中支撑家庭正常运转的责任——成为家庭支柱的母亲,可谓是伟大的母亲。因为作者描写了母亲的“亮面”,所以母亲的形象最终变得高大起来。母亲有了“光亮”一面,其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

☆作文借鉴

我们刻画人物形象时,最终要挖掘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用仰视的目光注视笔下的人物,让人物形象有“光亮”的一面——不能让人物伟大的灵魂湮没在他们的“暗面”和“灰面”之中了事。要想让人物形象在笔下完美地树立起来,作文时最终要点化出“亮面”。刻画人物时先写人物的“暗面”,再写人物的“灰面”,最后写人物的“亮面”,其实就是“先抑后扬”,有了这样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水到渠成了。

【精彩例文】

老妈是站长

◎史国澳

老妈是站长,可不是火车站长,也不是汽车站长,更不是雷达站长,而是一个小小奶站的站长。

妈妈下岗失业了,她好郁闷,天天呆在家里不出门,还好对家里人发火。有一次,我倒水时不小心将水撒在了地上,被妈妈发现了。妈妈就冲我吼:“看你得瑟样,一点儿也不小心,将水都撒在地上,不知妈妈拖地辛苦呀!”老妈将我一顿臭骂,骂得我很委屈。我刚要争辩几句,爸爸把我拉到一边:“别跟你妈一般见识,她刚刚丢了工作,委屈。”听了老爸的劝,我只得憋下一口恶气。谁知老妈听到老爸说她丢工作的话,接着冲老爸发火:“我丢工作咋了,吃你挣的了,吃你挣的了,是吧!”老爸招架不住,只好闷声走开。老妈逮着谁就冲谁吼,也太泼了吧!

后来,奶业公司在我们小区建一个奶站,招聘一些送奶工,妈妈被录取了。因为妈妈在原来的工作单位有“管理经验”,所以还被聘为奶站站长。呵,妈妈又有了一份工作,还当了“官”,这下她可开心了,轮到她“得瑟”了。有了新工作,当了“官”的老妈每次回到家,都哼着小曲,兴奋地说今天又增加了多少订奶户,说这个月的收入又增加了百分之几等等,我都懒得听她得瑟。有一个月,奶站的效益特别好,妈妈领到工资之后,满脸欢喜地对我说:“儿子,妈妈请你下馆子,好不?”看着老妈这“喜形于色”的“小市民”模样,我就打击她:“我不去。”受了打击,妈妈又邀请老爸:“老公,儿子请不动,那我请你下馆子吧。”爸爸也看不得老妈的得瑟,故意将头一扭:“我也不去。”受了两个人的拒绝,老妈居然不气恼,笑呵呵地说:“好吧,不去也行,还是我在家里做顿好饭犒劳你俩得了,省钱。”说完,老妈进了厨房,叮叮当当做起了饭。哼,其实老妈并不是真心请我们下馆子的,这个“小市民”小气得很,一点儿也不舍得花钱。

放学时,发现妈妈没下班,我就萌生出参观老妈奶站的心思。我来到小区奶站,刚到门前就听老妈正和送奶工们“讨论”呢,也算是开会吧,老妈还挺像个“领导”。就听老妈说:“那家的两个娃真是可怜,我给他邻居送奶时见过的,大的六岁,小的才两岁,爸爸是残疾,母亲是智障,因为穷,两个孩子很明显营养不良,瘦得皮包骨头呀。这样的苦孩子,谁见谁掉泪。我决定每天从我们奶站里拿出四包奶无偿送给他们喝,让他们补充点儿营养——奶站因此的亏空,从我的工资里扣就行了……”“我们平摊吧。”其他的送奶工不想让老妈独自承担亏空。老妈却坚持:“姐妹们,你们的家庭情况都不如我,还是只扣我一人的工资就行了,这次就这么决定了,谁也别再争了……”听了老妈的话,我忽然发现老妈好伟大,好伟大……

我没有进奶站打扰老妈的“会议”,而是飞快地跑回家,我要为伟大的老妈做一顿饭,亲自端给她。

【评点】

小作者的这篇作文虽然篇幅不长,但妈妈的形象却在不长的篇幅中立体真实地站立起来,因为小作者使用了“素描”技法,用三件事刻画出了妈妈的“三面”——第一件事是写妈妈下岗了,心情不好乱发火。这是在“抹黑”妈妈的形象,让人感觉老妈是个“坏脾气”的人,有了这些文字,妈妈的“黑面”就有了。第二件事是写妈妈有了新工作,当了官,挣了钱,于是“喜形于色”,还“虚伪小气”,这样的人物性格算是“平常”人的性格,有了这样的刻画,妈妈的“灰面”就有了。第三件事是遇到困难家庭的孩子,心生不忍,决定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送牛奶,有了这样的爱心举动,妈妈的形象立即高大起来,这是妈妈“亮面”的点题作用。小作者先从刻画妈妈的“暗面”入手,接下来写老妈的“灰面”,最后将老妈的“亮面”展现出来,娓娓道来,先抑后扬,颇有大家胡适的文风。 [END]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9年每册6元 全年240元 (包括《2019年中考作文高分必读》)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政订阅网订刊地址:http://bk.11185.cn 邮发代号:12-76本刊发行电话:0431-85643347 85830707 85831045 85831046本刊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清华路156号《作文与考试》杂志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