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保险业首个“季考业绩比拼”结果出炉。5月14日,中国银保监会披露了2018年前3月保险业统计数据报告,各家公司新一年的开门业绩高下立判。

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保险行业整体原保费收入1.41万亿元,同比下降11.15%,行业赔款和给付支出3268.32亿元,同比下降1.11%。截至3月底,总资产17.22万亿元,增长2.84%;净资产1.97万亿元,增长4.44%;险资运用余额15.26万亿元,增长2.3%。

财险

人保、太保增速超平安,老三家市场占比继续上升

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090亿元,同比增长17.27%。其中,交强险原保费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10.35%;农险原保费收入为134亿元,同比增长42.31%;产险业务赔款1255亿元,同比增长10.57%。

对比中外资产险公司看,前3月中资险企原保险保费收入超3000亿元,同比增速为17.50%,市场份额上升至98.36%;而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50亿元左右,增幅5%,市场占比再次出现小幅下滑。

具体到各家公司,人保、平安、太保老三家增速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人保增速超平安。人保增速达到19.81%,保费收入突破千亿元规模,市场份额上升0.73%至34.32%;平安产险增速只有17.81%,落后人保整整两个百分点,不过市场占比达到20.46%,同比略有增长;太保产险增速也超越了平安产险,保费收入超310亿元,同比增速达19.20%,市场份额继续上升。

老三家之外,排名4-10名的中型财产险企继续两极分化态势,大地财险(21.19%)、太平保险(31.94%)两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国寿财险(12.79%)、中华联合(6.95%)、阳光财险(11.25%)、天安财险(15.10%)、英大财险(-2.82%)则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保费增速的分化造就了市场地位的改变,前3月大地保险原保费收入114亿元,超越中华联合跻身财产险公司前五名。

财险两级分化严重 前11大险企占市场8成份额

财产险市场马太效应仍在继续,保费排名前11的险企公司市场占比均超过1%,市场份额占比86.37%,而剩余76家险企市场占比均低于1%,累计市场份额不足14%。

值得关注的是,前3月共有21家(中资13家,外资8家)险企保费收入出现负增长,其中,已经被接管的安邦财险保费下滑38%,安盛天平亦出现了28%的负增长。

四家互联网财险公司出现分化,众安保险继续保持了超100%的保费增速,前3月录得22亿元的保费收入;安心财险保费增速419%继续保持在高位;而泰康在线保费收入3.76亿元,增速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易安财险保费收入不足3亿元,保费增速仅有9%。

寿险

平安人寿净利润连续两年反超国寿

在经历了1月和2月的惨淡业绩后,3月寿险行业终于迎来了正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3月,国内寿险规模保费约3959亿元,同比正增长6%;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237亿元,同比正增长9%。其中,中国人寿3月的规模保费约946亿元,同比正增长44%,大幅度领先平安人寿。凭借3月的良好业绩,中国人寿重回寿险一哥位置。

不过虽然重回榜首,但纵观最近两年的净利润表现,平安人寿还是更胜一筹,净利润连续两年反超国寿。

数据显示,2017年寿险公司盈利整体实现增长,排名居前的险企普遍有较高增速,已披露年报的78家险企中,净利润排名前十的险企合计净利约为1073.8亿元,占78家险企合计净利润的93%;其他68家险企合计净利润占比不足一成。2017年净利润排名前十位的险企包括平安人寿、中国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华夏人寿、国华人寿、友邦中国、阳光人寿等险企。

其中,2017年平安人寿净利润比中国人寿多24.79亿元,而2016年平安人寿净利润超过中国人寿81亿元,而在2015年,中国人寿净利润远超平安人寿140亿元。

附表:

2018一季度保险成绩单发榜:国寿重当一哥 安邦财险大幅下滑
2018一季度保险成绩单发榜:国寿重当一哥 安邦财险大幅下滑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田园

编辑 杨渝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