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了解,百花村村史馆以巴山背二哥为主题,不仅展现了历史文化,还让后人铭记背二哥不屈不挠的精神。现存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样,说明古时候人们就广泛使用“背架”这种运输工具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

图1:村史馆

图2:背二哥资料图

图3:背二哥影像

图4:背架

图5:打杵

图6:背二哥雕塑

百花村传承背二哥精神:

巴中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全靠人力背运将货物运进运出

位于山梁之上的百花村因村内生态良好,植被茂盛,四季有花开,常年花相伴,人们取其寓意,名曰百花村

由于特殊的地形,背架曾在当地广泛使用,当村民负重行走一段路途后就会停下来休息,随之吼上几嗓子“背二歌”,歌声在山谷里回响

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村史馆中央矗立着一尊与成人大小一样的背二哥雕塑,该雕塑为男性,古铜色肤色,眼神坚定,步伐铿锵有力。据了解,百花村村史馆以巴山背二哥为主题,不仅展现了历史文化,还让后人铭记背二哥不屈不挠的精神。

“巴山背二哥”有上千年历史

巴山背二歌指产生并流传于四川东北部米仓山南麓巴中市辖区内的一种传统山歌。巴中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全靠人力背运货物进出,人们把背运货物的人称“背老二”或“背二哥”。在背运途中打杵歇气演唱的山歌便是“巴山背二歌”,其表现形态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众人齐唱。

百花村村支书肖光文介绍,巴山背二哥在大巴山地区大概有上千年历史,米仓古道、汉壁古道上曾是背二哥往来的必经之道。现存于陕西西安市长安区兴教寺慈恩塔院内一块石碑上,有一幅宋代工匠仿原碑图刻的《玄奘取经图》,图中玄奘背经书所用的工具与今天巴山背二哥所背的背架一样,说明古时候人们就广泛使用“背架”这种运输工具了。

巴山背二哥一代又一代翻越巴山,长途跋涉在古道上,靠背运粮草、武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为生,他们在推动川陕物资交流、经济发展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巴山背二歌是随着背二哥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庞大的背运队伍在漫长的背运途中更唱迭合,相互学习交流,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属自发式传承。由于背二歌旋律优美,情趣盎然,故在民间广泛传唱至今。

2006年5月20日,巴山背二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民用背架运送物品背二哥成时代名片

山梁之上的百花村因村内生态良好,植被茂盛,春有桃李争妍,夏有岭上杜鹃,秋有山菊傲霜,冬有雪花漫天。可谓四季有花开,常年花相伴,人们取其寓意,名曰百花村。

由于特殊的高山地形,背架曾在当地广泛使用,几乎每家每户都要用背架背木材、粮食、生活用品等。当村民负重行走一段路途后就会停下来休息,随之吼上几嗓子“背二歌”,歌声在山谷里回响。这就是村史馆选择以“背二哥”为主题的原因。面积约60平方米的村史馆被分为两个单独的房间,背二哥主题馆占据其中一间,另外一间则以农耕工具为主。

肖光文说,当地背二哥是一张时代名片,展现了特有的人文精神,“通过塑造背二哥雕塑,使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得以传承。”

成立传习所让更多人能听到背二歌

据了解,2006年,白庙乡村民陈志华成为《巴山背二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至今仍能唱上百首背二歌。今年65岁的陈志华告诉晚报记者,如今交通便捷,人们使用背架背运物品的时候少了,背二歌也逐渐消失在山野间,但那熟悉的韵律仍可信手拈来。

肖光文介绍,百花村李元席、刘国朗两位老人是当地《巴山背二歌》早期的主要传唱者,他们传唱的山歌多达1000首。随着两位老人先后离世,他们的山歌已成了绝唱。

“由于百花村紧邻白庙乡街道,乡上成立了《巴山背二歌》传习所后,不少村民都会前往聆听非遗传承人陈志华的讲解,偶尔在田间地头,还能听到村民哼唱。”肖光文说,“时代不一样了,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在田野间经常能听到有人唱山歌的情景如今很难遇到。村史馆就是一个可以让人记住背二哥,记住他们不屈不挠精神的地方。”(杨志 本报记者 严波 杨继波)

《巴山背二歌》选录

1、弯弯背架像条船,情哥背铁又背盐。鸡叫三道就起身,太阳落坡才团圆。

2、一根打杵二尺五,拿在手里把路杵。上坡下坎当脚杆,过河拿来探深浅。

3、包谷叶儿像把刀,三月点来四月薅。花花开在尖尖上,娃娃背在半中腰。

4、下田不把山歌唱,不唱山歌心头痒。莫说都是口头话,撒在田里变米粮。

5、山歌不唱忘记多,大路不走草成窝。快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6、不唱山歌冷秋秋,唱个山歌解忧愁。解得忧来解得愁,唱得巴河水倒流。

7、说唱歌来就唱歌,开口一唱歌成河。昨天唱了三千首,屋后还有几岩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