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比利时立国仅有半个世纪,利奥波德二世之所以能在“柏林会议”中成为最大受益者,主要是因为他抢占先机,在欧洲列强划分非洲西南殖民地时,成了各国政治利益在刚果地区的平衡者。随后,利奥波德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国际非洲协会全体会议,并在会议上宣布成立上刚果研究委员会。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公元1884年11月15日,15个西方强国派遣代表齐聚柏林,召开了一场长达104天的国际会议。会议期间, 尽管英、法、德及西班牙四国占有一定实力优势,不过其他国家并没有因此舍弃本国利益,尤其是这场会议的始作俑者——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为保护自身利益,在会议期间格外活跃。众多列强代表以一副貌似优雅的贵族姿态,赤裸裸地商量着如何瓜分非洲土地和资源,这场会议也为欧洲列强大肆侵占非洲揭开了血腥的序幕。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柏林会议”场景油画

经过漫长的争论协调,“柏林会议”最终以处理“刚果问题”为名义,协调出几条总体规则。首先,各国在“有效占领”地区内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自觉避免与其他列强发生冲突。“有效占领”一词,源于柏林会议《总决议书》第36款,未参与这场会议的国家日后若想占据非洲沿海或在内地设立保护国,不仅需要具备强大的军事实力,还必须正式告知已在柏林会议决议书上签字的欧洲各国。得到认可后,该国方可与其他列强进行自由贸易,只有才算是有效占领。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决议书中还有个词叫做“势力范围”,意思是说列强入侵非洲后,不但有权占领沿海地区,还可以凭此作为基点,向内地无限深入。西方列强在达成利益共识后,开始以“振兴经济、扶持贸易”等名义进入非洲,对非洲各地进行殖民分配。各国完全没有履行在“柏林会议”上的承诺,杜绝奴隶贸易、提升人权等诺言统统沦为笑谈。此外,西方列强完全漠视非洲百姓权益,将他们作为剥削对象予以最大限度的压榨。落后便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由于列强们疯狂侵略,非洲大部分地区直到现在仍处于穷困交加的落后局面。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利奥波德二世旧照

虽然各国列强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获益颇多,不过实际上的最大获益者却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资源丰富的刚果盆地中,有超过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这位国王的私人领地,这一面积几乎相当于比利时国土面积的76倍。当时比利时立国仅有半个世纪,利奥波德二世之所以能在“柏林会议”中成为最大受益者,主要是因为他抢占先机,在欧洲列强划分非洲西南殖民地时,成了各国政治利益在刚果地区的平衡者。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事实上,利奥波德二世的野心非常之大,狡猾的他早就对非洲资源垂涎三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曾多次呼吁召开国际会议。早在1876年9月时,利奥波德二世便在布鲁塞尔以东道主身份,组织并成立国际考察和开发中非协会,随后各国纷纷建立分会。利奥波德二世从父亲留下的遗产中取出1000万法郎,以赞助为名义暗中控制协会执行委员会,然后以此为保护伞悄然施行自己的计划。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探险家斯坦利画像

利奥波德二世经过几个月物色,终于找到合适人选,于是他雇佣探险家亨利·莫顿·斯坦利前往非洲寻找资源。斯坦利没有辜负雇主的期望,很快便在刚果盆地找到大量资源,并托人将当地情报迅速传回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得知消息后,立刻派遣心腹前往法国马赛港,亲自迎接斯坦利返回欧洲进行密谈。随后,利奥波德二世在布鲁塞尔召开第一次国际非洲协会全体会议,并在会议上宣布成立上刚果研究委员会。这一次,利奥波德二世故技重施,以提供资金为名义暗中控制协会,并安排自己得力助手施特劳赫上校担任委员会主席。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刚果河流域鸟瞰

公元1878年,利奥波德二世用大量金钱收买探险家斯坦利,让他在指定区域工作五年,并保证封锁所有对外消息。利奥波德二世知道非洲资源丰富,就像蛋糕一般香甜诱人。在没有抢占先机的情况下,若不封锁消息,其他欧洲国家必定会蜂拥而来,以比利时当时的国力,注定无法在群狼环伺的大环境下获得最大利益,很可能只是跟在强国身后分到一些残羹冷炙。利奥波德二世为此事谋划许久,显然不愿出现这样的结果。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正在发表演说的利奥波德二世(画像)

公元1879年1月2日,斯坦利在利奥波德二世授意下向“上刚果研究委员会”提出探险计划,协会成员不敢忤逆最大金主,遂以全票支持通过了这项计划。随后,探险家斯坦利组织了一个探险队,以探险的名义前往非洲勘察。探险队抵达欧洲后,斯坦利以各种肮脏手段,迫使当地土著领袖签署了大量不平等条约,不仅将当地大片领地转让给利奥波德二世控制下的国际刚果协会,还先后设立了四十多个据点。

世上没有不通风的墙,利奥波德二世及其手下的行为虽然已经尽力保持低调,但欧洲各国的领导者不是瞎子更不是傻子,没多久便通过间谍获知此事。列强们眼看奥波德二世在非洲大肆谋利,按捺不住内心的贪婪,纷纷出手想从非洲分一杯羹。况且欧洲各国本就不是铁板一块,为了争夺非洲资源,各国矛盾日渐激化。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铁血宰相”俾斯麦雕像

​利奥波德二世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主动派遣心腹到欧洲各国游说。利奥波德二世不仅希望西方列强进一步承认他在非洲的权益,更试图激化欧洲各国矛盾,让列强们没有余力去瓜分非洲。在各种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当时的国际局势越来越混乱。德国宰相俾斯麦担心会在欧洲大陆遭到法国和英国两面夹击,于是宣布在柏林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刚果问题 ”。按照俾斯麦的原定计划,他想这次会议以非洲领地为代价,联合法国共同对付英国,谁知却给利奥波德二世做了嫁衣。

“柏林会议”结束后,欧洲各国不愿破坏国际政治平衡,于是最终同意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而非国家名义掌控刚果地区。当然,各国也直截了当地表示,必须给予他们在刚果地区自由贸易和通航权力。利奥波德二世得到刚果地区本就是意外之财,能够获得列强的承认已经是万幸,因此他毫不迟疑地满足了列强们的诉求,也算是皆大欢喜。

“柏林会议”的面纱之下:利奥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机事业巅峰

▲刚果自由邦地图

公元1884年,利奥波德二世宣布在刚果河流域建立刚果自由邦(后改为比属刚果),并于次年4月正式兼任刚果自由邦国王,并以自己的名字为首都定名为利奥波德维尔。利奥波德二世虽然从未到达过自己名下的这片土地,却通过种种手段从当地百姓身上盘剥了2.2亿法郎,折算下来大约相当于如今的二十亿美元。不得不说,“柏林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河流域的投机事业达到最高峰。

参考文献:

《非洲通史简编》《试论柏林会议的实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