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放眼当下,丑书恶札,满屏刺眼,令人作呕,书坛洪水荡漾,简直是糟糕至极!

谈及书法,现在着实是一个令人十分头疼的概念,放眼当下,丑书横行,很多人都在靠一些手段谋取利益,快速抢占制高点,着实让人鄙视。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令人作呕的丑书)

书法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根本上讲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代,由于受西方舶来品以及舶来思想的严重影响,很多人业已将书法完全归类于艺术的范畴,这实在是对书法的一种“误解”甚至是一种“伤害”。关于书法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首先书法艺术这几个字眼出现在中国就没多长时间,在民国往前清朝往上追溯,就根本没有书法是艺术这样的说法。在我看来,书法就是书法,书法不是艺术,而且书法要高于艺术。艺术是美的,但所有美的东西就不一定都是艺术。

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精炼的物化形态。

中国书法的本质属性是意象,但说白了还是认认真真的写字。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是一回事,文人即是墨客、墨客亦是文人。现在正好相反,甚至这个概念被腰斩了,文人既不是墨客,墨客亦非文人,会写诗的不会写字,能将就着写几笔字的却根本不懂诗词韵律,出口不是成文而是成粪。

在古代,只要是称得上书法家的人,一般来说其绘画技艺也都基本过关,甚至像米芾、苏轼这样的人都是书画俱佳,而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唐伯虎、王铎、傅山等人那都是书画绝伦。而现在,这个概念业已成了一种“三体”的形式,不但被腰斩,还被胸斩。二刀横断为三截,甚至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三样东西好似彻底断了关系。

古人视书法为“余事”、“小道”,而以文德为重。《论语》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已明书法之位次,且古之书家虽以书名传世,然其文德更为后世称道,学书不可不知。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现在,所谓的“书法家”真的是多如牛毛,古代所有书法家加起来也没有现在的“书法家”这么多。要知道现在的书法家大多数是加双引号的,只要进了某协会,就算是书法家,这简直是太可笑了。

那怎样才能算得上是一位书法家呢?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书法家不能自称,书法家是别人的尊称,如若谁开口闭口就说自己是什么书法家抑或著名书法家之类的话,那基本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压根就不懂书法。书法是一个纵向概念,古人业已定下了法则和准绳,由不得现在的人再去信马由缰甩手乱刷。书法功力分为自内功夫和字外功夫,字内功夫首先就是多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方面更是要着重下功夫,诗词格律平仄对仗必须要懂,其次就是乐器,绘画,诸多才艺等,就是咱们平常所说的琴棋书画,当然也包括现在的京剧、昆曲等等,这些都是字内功夫。字外功夫比较好理解,只要是有助于书法的塑造和境界提升的,都算裨益,其中也包括个人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这甚至在一段时间里被包含在了字内功夫里面)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可谓一言以蔽之!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可悲的是,当下的书法业已进入了一个最为低谷的迷茫期,瞄其稍有兴勃之势,内心刚喜,丑书却横空出世,倏忽间,让人猝不及防,有志之士无不感到愤慨。

丑书的出现,对青少年书法爱好者简直是一种摧毁地基式的侵害。丑书的源头在日本,由于战败后日本人心里的极度扭曲,导致无法发泄,遂倾于笔端。他们信笔着墨,胡乱搞出来的东西简直是让人无法入目,后来慢慢的,部分国人把这种毒瘤带到了中国,并在日本丑书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其传播之迅速,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结果是现在满大街的书法培训班,绝大多数的都在写丑书或者教丑书,简直是令人痛心疾首!

书法是一个纵向概念,没有新旧之分只有好坏之别。

书法就是书法,不能有太强烈的烟火气,所谓中和之美,不激不厉风规自远!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说起这个概念,就不能不说现在最为主要的两个主要方向:

其一,就是二王。二王顾名思义就是王羲之和王献之。二王的高度,一是在其书法上的水准,着实令后世探颈仰望;二是在其对中国书法具有突破性的开创意义。二王集大成,他们在前贤的基础上,赋予了惊妙的笔端技法与审美意趣,遂代代承传,逐渐建设了一条通往书法传统的康庄大道。后世努力学二王,基本上都要沿着这条大道上上路,再迈进传统,如此这般,才不至于歧路亡羊。二王代表的不仅仅是王羲之与王献之两个人的书法本身,此二人的笔法其实源于魏晋以前书法巨宗对笔法的深究探索。此外,后世诸多书法家也在二王这条道路进行了不断的充实以及丰富,汲取了营养也加入了更多的营养,后世所有的书法家在笔法乃至审美上,不断努力,一起构筑了“真正的二王”,并同时赋予它一个更为严格的概念,谓之:传统。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其二,就是以雄强、古拙、老辣为代表的人物:颜真卿。颜鲁公字如其人,是人品与书品完美合璧的典型代表。颜鲁公一门忠烈,满门英雄,其兄长颜杲卿亦是书法家,楷书功力甚为深厚。颜真卿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忠臣良将,更是反对叛乱的十七郡盟主,他字如其人,德配其贤,垂范后世。其实书法到了大唐之后,在法则上基本就确立了森严缜密的“书法法律”,后世只能是认真继承、认真研习,不可乱甩胡摸、信马由缰。其实书圣王羲之也没有搞什么所谓的创作,他也是在努力继承,继承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点书写风格罢了。另外,书法亦不谈什么创作不创作,当你提笔说自己准备要创作一幅作品时,你基本就已经距离书法这个概念愈来愈远了。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开口闭口大谈创新,却不知创新为何物?敢问何为书法创新?书法上的创新说得通俗直白点就是:你比“钟张羲献,欧颜柳赵”高出来的那部分就属于创新,但是你冷静冷静,拿块镜子好好照照自个儿,站在这些书法圣贤面前,你抬起头恐怕连人家的脚指头都看不到,更甭谈说能高出对方一部分了,简直是青天白日说梦话,酒后恣意乱嚷嚷罢了!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我在网上看了不少视频,其中有些视频里,主人公拿着一根烂拖把,蘸着墨水一顿大喊大叫在偌大的宣纸上乱蹦乱跳,看得人真是无语,不知说啥是好。这种人还大言不惭的说自己在创新,好吧,我不打120,我想告诉你的是:您这确实是创新,因为别人根本没有你这么无耻的在玷污着我们的瑰宝,您是在创新,同时也是在突破你自己的底线,但唯一我们不承认的就是:您这不是书法!

丑书,尔可休矣!历史的大浪淘沙,好的终归是好的,不好的糟粕终究会被丢进垃圾篓。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丑书书写者)

希望有志之士能够团结起来,振臂一呼,奋力一为,咱们共同努力,争取把丑书这种现象彻底消灭掉。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丑书书写者)

下面,我试着列举了一些咱们中华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不按朝代,大概名字如下,比如:钟繇,张芝,索靖,皇象,钟会,卫瓘,卫铄,宋克,沈曾植,王薳,史游,陆机,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杨广,唐玄宗,张旭,怀素,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宋徽宗,宋高宗,赵孟,刘德升,李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蔡京,蔡卞,文征明,王铎,郑板桥,金农,何绍基,董其昌,崔瑷,杜度,贺知章,祝允明,张瑞图,鲜于枢,康里子山、李倜等等,试问这些书法家,这些在历史上纵向垂名的著名书法家,请问那位是在写丑书?那位是靠写丑书流传千古的?答案是一个都没有!

丑书是对中国书法的侮辱,也是对中华文化的糟蹋,丑书请滚出中国

(丑书)

因此,这次第,我要大声疾呼:

丑书,请滚出我们中国的书法圣坛,还我中华书法苍穹的朗朗晴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