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中,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大学生就业景气度较高,且高于去年同期,分别为 0.87、0.83 和 0.56,其中,民营企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3%,投递人数却在下降。从供需两侧来看,这一行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25%,求职人数下降了 21%,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持续释放招聘需求,但不管是应届生还是社招群体,都对这一行业的就业体验认可度不高,投递行为不积极。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 834 万,与 2018 年相比增加了 14 万,再创历史新高。目前国内就业景气度承压,求职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热门话题。智联招聘根据春季招聘旺季的在线招聘大数据,结合 88150 名应届生的调研数据,立体化的呈现出今年应届生就业的景气度、就业心态及就业特征。

报告发现,2019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指数为1.41,较2018年的1.54小幅下行。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依然是中介服务,CIER指数比去年同期进一步提高至3.59。技工 / 操作工就业景气度最高,CIER指数为17.60,呈现 " 用工荒 " 的局面。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大学生就业景气度较高,且高于去年同期。20-99人规模的企业CIER指数达到0.78,排在首位。大学生就业压力有所增加,求职状态更加积极。" 慢就业 " 现象加剧,部分应届生逃避就业挑战。" 海投 " 人数明显下降,95 后求职目标更加精确。要高薪但更爱学习,95 后求职最看重职场进步空间。就业心态更开放,创业型公司进入大学生视野。offer 获取数同比下降,求职失败主要源于心态迷茫。签约率同比小幅上升,未签约主要因为薪水落差。期望与现实存在偏差,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大数据解读

与社招群体不同,大学生普遍缺少工作经验,实操能力需要培养,企业对这一群体的招聘条件会更加严苛;而作为求职者本身,因缺少社会阅历和经验积累,也导致心态迷茫,缺少求职技巧等问题。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基于春节后 3 个月招聘旺季的全站大数据分析 2018 年、2019 年大学生的就业景气度,揭示今年大学生的就业特征。

1、2019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走低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2019 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指数(CIER 指数)为 1.41,较 2018 年的 1.54 有走低趋势。相当于每个大学生面对 1.41 个招聘人数需求,整体就业选择依然相对宽松。

具体来看,2019 年春节后 3 个月针对大学生的招聘需求人数同比 2018 年同期下降了 13%,求职人数同比下降 5%。需求人数降幅大于求职人数是导致大学生今年就业景气度下降的原因。

2、中介服务业景气度最高,且涨势喜人,医药生物行业值得关注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上表反应的是 2019 年大学生在不同行业的就业景气度情况。就业形势最好的行业依然是中介服务,CIER 指数比去年同期高 3.59,涨势迅猛。从供需两侧来看,这一行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25%,求职人数下降了 21%,中介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持续释放招聘需求,但不管是应届生还是社招群体,都对这一行业的就业体验认可度不高,投递行为不积极。此外,教育培训、医药 / 生物工程、房地产 / 建筑 / 建材 / 工程、互联网 / 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应届生就业景气度都名列前茅,但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 / 电子商务行业的就业景气度有小幅同比下滑,源于这个行业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 32%,投递人数同比下降了 11%。

在就业景气度最差的十个行业中,航空 / 航天研究与制造、跨领域经营、能源 / 矿产 / 采掘 / 冶炼等行业针对应届生的就业景气度较差,且十个行业的景气度普遍低于去年,仅办公用品及设备行业景气度有小幅上升。

3、应届生在销售类岗位容易就业;管理类岗位竞争存在挑战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上表反应的是应届生在不同职业的就业景气度,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技工 / 操作工,CIER 指数为 17.60,呈现出 " 用工荒 " 的局面,这一岗位针对应届生的需求同比上升 37%,投递人数同比上升 7%,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速度。

除此之外,销售类岗位在就业景气度前十的职业中比较集中,如销售业务、客服 / 售前 / 售后技术支持、销售管理等,这类对经验、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更容易向应届生开放。

值得关注的是,社区 / 居民 / 家政服务、物流 / 仓储这两个职位就业景气度较去年涨幅较大,与技工 / 操作工性质一样,这类传统观念中偏 " 蓝领 " 属性的岗位,在大学生这一知识型人群中普遍不受青睐,但服务业的发展让这类岗位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攀升,导致应届生在这一领域供不应求的现象加剧。高校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理念指导,减轻当前存在的就业岗位歧视,应以实现自身价值为导向。

4、民营、合资企业景气度走高,民营企业成应届生就业大本营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上图是 2019 年大学生在不同企业性质的企业中就业景气度对比。其中,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大学生就业景气度较高,且高于去年同期,分别为 0.87、0.83 和 0.56,其中,民营企业的需求人数同比上升 3%,投递人数却在下降。

今年大学生就业景气度明显低于去年的是上市公司,CIER 指数从 0.78 降为 0.33;其次是国企,国企在需求人数下降 19% 的基础上,投递人数却增加了 5%。

5、小微企业持续释放就业活力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上图反应的是应届生在不同企业规模中的就业景气情况。整体来看,小微企业的应届生就业景气度较高。其中,20-99 人规模的企业 CIER 指数达到 0.78 排在首位。万人以上规模的超大型企业今年 CIER 指数虽然不是最低,但下降幅度较大,针对应届生的需求人数同比下降了 37%,而求职人数却上升了 11%。

从应届生的就业意愿来看,更多的求职者涌入了规模较大的企业,但 20 人以下的微型企业的应届生求职人数却在腰斩,这类企业对应届生的吸引力依然不足。

二、大学生求职认知及心态调研

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高达 834 万,同比 2018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 14 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求职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情况。更激烈的竞争也让大学生的求职心态持续发生变化。

1、就业难度感知略有上升

根据调研结果,2019 应届毕业生对就业难度形势的感知较去年更加凸显,认同就业形势有难度的比例为 88.10%,较去年同期上升 5.30 个百分点。具体来看,39.56% 认为 " 很难,就业形势严峻 ",48.54% 认为 " 有难度,但还可以接受 ",7.41% 表示就业难度 " 一般 ",认为就业 " 一点也不难 " 的占比仅为 1.54%,2.95% 表示 " 不清楚 "。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2、" 慢就业 " 现象加剧,部分应届生逃避就业挑战

在参与本次调研的 2019 应届毕业生当中,80.22% 的大学生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同比 2018 年基本持平;8.00% 的大学生选择慢就业,较去年同期上升 1.01 个百分点;7.11% 的大学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较去年同期上升 2.13 个百分点。虽然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求职大军当中,但选择逃避就业压力的毕业生占比也在缓慢上升。

此外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占比为 2.40%,较去年同期下降 2.38 个百分点;1.05% 的大学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较去年同期下降 1.58 个百分点。可见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趋于谨慎,就业仍是 2019 应届毕业生的首选。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从不同学校类型的数据来看,非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要明显高于双一流院校 [ 2 ] ,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占比为 75.97%,而非双一流院校的就业占比高达 82.33%,双一流院校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去向的选择上也更加多元,双一流院校毕业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为 8.96%,出国继续学习的占比为 3.49%,创业的占比为 2.95%,均高于非双一流院校的数据。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3、小平台也能有大作为,近半应届生认可创业公司

创业公司一直被认为辛苦且工作压力大,但调研结果显示,45.24% 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会接受创业公司的 offer,43.28% 的高校毕业生持观望态度,并表示要看创业公司的行业 / 领域而定。

在选择接受创业公司的人群中,30.27% 是因为创业公司能锻炼人,7.82% 是因为目前没有别的合适机会,7.15% 是因为喜欢创业公司的企业文化。而拒绝创业公司的主要原因在于觉得创业公司经营风险系数高。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4、要现在也要未来,大学生求职要高薪更爱学习

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求职时最关注的因素是 " 能够学习新东西 ",占比 54.01%;其次才是 " 待遇好,能挣钱 ",占比 47.31%。这与社招群体有所不同,社招群体在跳槽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是薪酬。除此之外,追求 " 工作和生活平衡 "、" 企业氛围 / 人际关系和谐 " 的工作体验也是他们看重的重要因素。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益加剧,95 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也能结合自身的短板追求快速成长,并非把物质回报放在第一位,而是更加期待个人能力的提升,实现对自我价值的长期投资回报。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5、求职关注时间有所提前,求职态度更加积极主动

调研数据显示,在 2019 应届毕业生中,大二和大三开始关注求职的学生占比 54.49%,大四开始关注求职的占比 31.49%。对比 2018 年,从大二和大三开始关注求职的学生比例略有上升;从大四才开始关注求职的学生比例稍有下降。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6、" 海投 " 人数明显下降,95 后求职目标更加精确

在参与调研的 2019 应届毕业生中,55.08% 投递简历数为 1-10 份,占比最高;其次为 11-30 份,占比 25.86%;投递 31-50 份的占比 6.47%;51 份以上的占比 7.15%;一份简历都未投递的占比 5.44%。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7、超半数毕业生接受过择业培训,满意度有待提升

对于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择业培训是为他们指明方向的必要辅导。据本次调研数据,在 2019 应届毕业生中,有 55.18% 的毕业生接受过与择业相关的培训或课程,38.60% 的毕业生表示没有接受过培训或课程。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当前大学生择业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集中在简历制作、面试经验、职场礼仪、心态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其中职业生涯规划占比 82.57%,简历制作占比 80.19%,面试经验占比 62.93%,职场礼仪占比 59.56%,心态调整占比 44.16%,基本都是实用类干货,属于可以快速得到应用的技能。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虽然这类课程内容丰富,但质量还有待提升,仅 50.45% 的大学生对此类课程内容设计表示满意,45.97% 的大学生并不满意于择业相关培训或课程的设计,3.58% 的大学生则希望丰富大学生择业相关培训或课程的内容。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8、近八成毕业生拥有实习经历

根据 2019 应届毕业生 " 实习经历对毕业找工作是否有帮助 " 的调研结果,近乎全票通过,94.62% 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实习经历对毕业找工作是有帮助的。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参与调研的 2019 应届毕业生中,78.22% 有过实习经历。实习可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公司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行业,稳固提升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和提供参考。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三、毕业生求职效果调研

1、offer获取数同比下降,求职失败主要源于心态迷茫

参与调研的 2019 应届毕业生当中,截至 2019 年 3 月,24.19% 的应届毕业生尚未获得任何 offer,和去年同期相比数据基本持平。对比去年,获得 1-3 个 offer 的占比上升 12.01 个百分点,获得 6 个及以上 offer 的占比下降 15.51 个百分点。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针对 2019 应届毕业生未拿到 offer/ 录用通知的主要原因,认为自己 " 太迷茫 " 的占比最高,为 26.22%。反映出应届毕业生的求职心态正在影响求职效果,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之类的辅导课程,以提升就业效果。其次是 " 未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占比 21.06%,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通常比较看重专业背景和实习经验,应届生不妨多积累一些实操经验为简历增加光彩,并尽量选择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投递。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2、签约率同比小幅上升,未签约主要因为薪水落差

据 2019 应届毕业生调研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3 月底,明确已经签约的应届毕业生占比为 30.30%,和 2018 年同比小幅上升 1.80 个百分点。在 offer 获取数量同比略有下降的情况下,签约率同比上升,说明今年的应届生更珍惜手中的 offer。

关于尚未签约的原因," 薪水 / 待遇未达到期望值 " 仍是毁约首要因素,比例为 38.23%。其次是 " 职位 / 工作内容不喜欢 " 和 " 离毕业还早,还有机会拿到更好的 offer",占比分别为 35.59% 和 31.36%。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3、实习经历不可或缺,社会实践经验需要丰富

在已经拿到 offer 的大学生群体中,认为成功获得 offer/ 录用通知的主要因素是 " 有相关的实习经历 ",占比为 57.66%,其次是 " 求职目标明确 " 和 " 社会实践经验丰富 ",占比分别为 50.39% 和 49.69%。由此可见,找对方向,凭实操能力胜出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关键因素。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4、新一线城市吸引力维持首位,一线城市吸引力有所上升

本次调研结果显示,2019 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地比例最高的依旧是新一线城市,占比为 44.18%,同比上升 4.00 个百分点,说明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就业机会不断释放的新一线城市,最受毕业生的青睐。一线城市吸引力也在上升,30.63% 的受访大学生期望在一线城市就业,占比高于去年,不管顶着多大的生存压力,一线城市依然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主要战场。

结合实际签约的数据看,占比最高的也是新一线城市,占比 35.17%,一线城市签约占比为 32.14%,与期望结构一致。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5、期望与现实存在偏差,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调研结果显示,2019 应届毕业生期望月薪集中在 6000-7999 元,占比最高,达到了 32.39%;随后为 4000-5999 元之间,占比 24.86%。对比 2018 年,毕业生对未来薪酬的预期有所提高。

从实际签约月薪来看,有七成 2019 应届毕业生的签约月薪在 6000 元以内,4000 元以下占比为 35.77%,相比 2018 年六成应届毕业生签约月薪不足 4000 元,3000 元以下占比为 34.62% 的情况,毕业生实际签约月薪同比有所提高,但期望与现实依然存在偏差。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6、签约对口率有所上升,毕业生求职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签约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情况来看,2019 年签约对口的毕业生占比为 66.09%,不对口的占比为 33.91%。和去年数据对比,2019 年签约对口率上升 5.29 个百分点,不对口率虽然下降,但仍超过三成。

造成签约不对口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很多学生入学时并未完全遵照个人兴趣报考专业;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是造成专业不对口的重要原因,很多毕业生面对难得的就业机会,对于专业是否对口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但是随着市场对多元化跨界人才需求的增加,跨专业求职也为高校毕业生扩大就业选择面、拓展自身综合业务能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契机。

七成应届生签约月薪不到六千元

半岛晨报、39 度视频记者苏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