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好的人就不记得回家的路了?为什么稳健的步伐变得蹒跚了?怎么就不认识自己的亲人了?

谁能告诉我,“老年痴呆”到底对年迈的父母做了什么?

在了解“老年痴呆”的发病原理之前,深读君先带领大家看一下大脑是怎样进行记忆工作的吧!

大脑记忆,分为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

长期记忆,是能够维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比如一个人一旦学会了骑自行车,不管过了多久,都不会忘了怎么骑。

而短期记忆,只能保持几秒到几分钟,容量也非常有限,就像我们要打电话时临时记号码,拨完就忘。

​如果把大脑比作电脑,长期记忆就保存在硬盘中,而短期记忆则保存在内存里。

大脑里面负责存储短期记忆的器官,叫海马体,它是大脑神经元细胞的结合体,因为外形很像海马的样子而得名。

正常大脑,会把接收到的外界信息传送到海马体,形成短期记忆。

由于容量有限,那些一段时间内没被使用的信息,海马体就会自动删除,给新的信息腾地方。

而如果有些信息短时间内被多次提及,就会由海马体转送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长期记忆。

“老年痴呆”病人的问题就出在这海马体身上,从而导致大脑内存无法正常工作。

​可好好的内存怎么就出问题了呢?在深读君拨开这层层迷雾之前,我们先看看到底有哪些坏东西在大脑里搞事儿吧!

​看,就是β淀粉样蛋白和神经元纤维缠结这两位,为了省事儿,深读君给它们起了外号,分别叫贝塔和结结。

贝塔,说白了就是未被激活的蛋白。

蛋白,大家都知道吧?生成蛋白的原材料就是氨基酸,而几个氨基酸纠缠在一起呢,就是贝塔!

​也就是说,贝塔是合成蛋白的一种原材料,主要使命就是被加工成蛋白,但也会有一些不安分的贝塔,在血液、脑脊液、脑间质液中四处流窜。

​如果这些溜出来的贝塔在海马体上大量堆积,就会造成海马体的神经元细胞无法呼吸,直到活活憋死。

海马体神经细胞大量死亡,海马体功能受损,“内存”就这么被坑死了。

神经元细胞中的一条条细线逆时针缠绕在一起,像个线团,被称之为神经元纤维缠结,这就是结结啦!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开始衰老,而结结增多和大脑衰老就是一对完美CP。

而“老年痴呆”,就是结结突然暴增,从而导致大脑功能快速老化的一种疾病。

大量沉积的贝塔,和快速增加的结结,使海马体迅速老化,导致短期记忆丧失。

“刚刚说过的话就不记得了”,“脖子上明明挂着钥匙,却在裤袋里翻来覆去地找”,这只是“老年痴呆”的开始。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片桑叶,贝塔和结结就是两条蚕宝宝。它们啃完这里啃那里,缓慢却从不懈怠,永不停止。

它们啃到大脑控制情绪的区域,病人的情绪就会失控,有时还会有被迫害妄想症:家人让他吃饭,他会说饭里有毒;带他出去走走,他说要赶他出门。

当它们啃到大脑管理长期记忆的区域,病人最早期、最珍贵的记忆就会消失,到这时候,病人会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认识了。

当它们啃到大脑管理平衡和协调能力的区域,病人就只能卧病在床。一路啃下去,直到……

​看明白了吧,我们好好的大脑就是被贝塔和结结这两条贪吃的蚕宝宝啃坏了。

深读君专门讲这些医学知识并不是为了耍帅,而是为了把医学知识和大家的健康挂钩。那么,关系到大家健康的话题就来了。

我会不会得“老年痴呆”?这两条蚕宝宝会不会也在我的脑子里啃个不停?怎样做才能逃过“老年痴呆”的追杀?

这些知识,下集为你倾情奉献。等我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