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作为一种能源,在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油的开采量也逐渐加大,但是对于地层中的原油开采依然不充分。对此,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陈富林团队给出了最新的解决方案!

西北大学研制出“特效洗洁精”,在难开采地层“洗”出原油6万吨

近日,《陕西日报》也以陈富林团队:出原油6万吨为标题对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陈富林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提高采收率一直是许多国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在世界范围内,经过一次采油、二次采油两次常规采油之后的总采收率一般只能占地下原油量的30%至40%,大部分原油遗留在地层难以开采。如何提高采收率,采出更多原油,一直是许多国家不断研究的课题。

陈富林团队一直致力于无污染“洗油”研究

早在本世纪初,微生物采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诸多中高渗透油田中。我国鄂尔多斯地区主要为低渗、特低渗透油田,采油的成本和难度大幅增加,常规的微生物采油技术并不适用。2005年开始,陈富林团队依托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科研力量,开始对低渗、特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目前,现有的三次采油技术主要为物理和化学技术,存在工艺复杂、成本高、污染环境等问题。”陈富林介绍,随着研究的进步,科学家在三次采油中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这种以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为表面活性剂的洗洁精,比起以化学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洗洁精,不仅工艺简单、‘洗涤’效果明显,更重要的是对环境无污染。”

西北大学研制出“特效洗洁精”,在难开采地层“洗”出原油6万吨

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为其规模化应用创造了条件

陈富林团队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的基础上,团队科研人员在油田反复取样、分离、培养,最终筛选菌种,寻找提高菌种“工作效率”的方法。陈富林说:“原来筛选出一个微生物驱油配方需要四五天,现在我们24小时可以成功筛选四五百个配方,选择其中效果最佳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十年磨一剑,“洗”出原油 6 万吨

灭菌、培养、分离、筛选……再经过一个周期7天的发酵,一大桶高纯度的鼠李糖脂工程菌就可以从微生物反应器成功出罐。 这桶鼠李糖脂工程菌将被制成“特效洗洁精”,它可以“洗”出地层中用常规方法难以开采的原油。用这种方法,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陈富林团队在鄂尔多斯地区油田“洗”出原油6万吨。为了研制出“特效洗洁精”,陈富林团队用了十余年时间。

西北大学研制出“特效洗洁精”,在难开采地层“洗”出原油6万吨

产学研结合,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基础上,团队和西安瑞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鼠李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工业化。纯品鼠李糖脂在日化用品中用途广泛,目前国际上只有一两家企业可以生产出纯品鼠李糖脂,而该实验室的鼠李糖脂发酵产量更是达到世界最高水平!该团队已经和宝洁、欧莱雅等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还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希望以‘鼠李糖脂’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日化用品能早日走进我们的生活。”陈富林表示。

陈富林团队这种立足现实情况,为国家的能源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也是西北大学服务国家的精神传承,西北大学也将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注“西北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相关资讯

部分图文来源于《陕西日报》和西北大学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