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8月27—28日,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弘学楼举办2018年暑期教师培训班。培训班由教务处、党政办等部门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全院教师、教辅人员及机关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由肖建安副院长主持。

按照学院宁平董事长在秋季开学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所高校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稳定的生源渠道、完善的管理运行体系、广阔的学生就业渠道和优良安全的办学环境,但这些只能保证学校办学保持了基本的“定力”。学校要进步、要发展,必须在“定力”的基础上形成“张力”。这种张力主要表现在创新的办学思路、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要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一系列标志性办学成果。而这种张力的形成,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因此,全院教职员工都应不断地学习、研究、创造和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学院才会变得更强大。

大学使命与教师

学院新任院长潘留仙教授,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及教学与研究工作,在管理实践、专业实践、学术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学术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潘留仙认为: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侧重应用技术型,侧重将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湖外采取“外语+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探索技术创新管理的一种表现。谈及校企合作的方向与节奏,潘留仙认为: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决定了学科建设的重点方向在于加大产学研合作。要重点推进科研、教学能够为社会产业服务。同时,应瞄准市场设置专业,瞄准岗位设置课程。大力培养在课程开发能力上体现出高水平的教师,并以优质的教材、论文成功做支撑。

他围绕“大学使命与教师”这一主题的基于实践与科学调研的论述,将有效提升湖外教学、科研的整体实力与内涵建设水平,对参培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及职业发展动能的提升必将引发示范效应。

教师如何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罗小杰教授凭借自己在科研及教学中多年的宝贵经验,以及对职称制度改革的深刻理解,就新职改背景下,湖外教学、教辅及行政管理人员,如何顺应学院发展的新形势、解读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精神、提升自身的职称发展能力,同参培人员进行深入探讨。

罗小杰首先就学院职称评审现状以及学院学科建设、重大科研项目申报的主要掣肘进行评述与分析,继而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两个特殊能力的概念,即:对职改文件精神的掌握能力,以及编制职称申报材料的能力。并对学院高级职称评审的量化加分项目进行梳理。罗小杰还就发展职称能力中的三项核心能力: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评述。

罗小杰认为,学院职称评审体系正不断完善,评审标准亦逐渐量化。职称评审工作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希望每一位教师能够在进行科研、教学以及发展职称能力的过程中实现“无我”“自在”,并最终找到快乐。

教师如何有效把控课堂教学环节

在高职院校教学、科研领域有着二十余年丰富经验的周新云教授,将“教师如何有效把控课堂教学环节”这一深厚而庞大的课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清晰表述,并将此议程分解为教学设计界定、教学设计关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重点设计、教学难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时间设计等多个单元来进行详述。每个单元的讲解都配以课堂案例分析与大量的实战成果予以支撑,并辅以英语系教学设计案例来进行展示,极具说服力及感召力。周新云将自身在教学一线多年来蕴集的实践经验及有益探索,毫无保留的传授与参培教师,这对于逡巡于重重迷雾、难觅教学技巧突破之策的教师们,不啻为一剂及时良方。

教师如何充分运用现代教学科研信息资源

根据湖外与税专租用办学场地的变化情况,为做好教学安排调整,确保教学设备设施、管理服务保障到位,切实利用好在线图书馆资源,指导教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资源来有效提升教学科研的组织管理能力,学院教务处积极引入超星公司(全国最大的图书数字化加工中心之一)“移动图书馆”项目资源,并邀请公司负责人就此项目为教师们开展业务培训。

据教务处副处长王建平介绍,超星公司一直与湖外就网络课程开展合作,双方拟就“移动图书馆”项目进行合作,是为了让湖外师生能够免费享受到中文图书与外文资源检索、创作、发布和交流为一体的完整平台服务,同时,为湖外教师提供一个在线课程制作的资源共享平台。

论及严密组织本次教师培训的目的,正如宁平董事长在开学工作会议中所指出的:全体教职员工应抱着包容、谦卑的心态,多向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讨教、学习,找准短板,提升自我,真正把自己塑造成为适应新校区高水平发展需要,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的优秀人才。(通讯员 丁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