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5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碘’亮智慧人生共享健康生活”。食用碘盐不仅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更是一件影响到下一代的智力水平,关系到民族素质的大问题。缺碘对儿童的智力有什么危害?怎样正确食用碘盐?听榆林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曹继高详细介绍: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尚在腹中的胎儿还是已降生的婴幼儿和少儿,碘又是最重要的影响智力发育的微量元素。碘在体内的作用是与酪氨酸等起构成甲状腺素,而甲状腺素又是大脑细胞发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的激素。缺碘对于孩子来说,还会造成对大脑的损害,出现智力障碍。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每天一点碘 健康多一点

碘缺乏引起的智力损害之所以“青睐”孩子,主要是因为大脑的发育成熟主要是在母体内及婴幼儿期。如果孕妇缺碘则会影响其生殖功能,出现流产、死胎等,即便保住了胎儿,其大脑发育将会受影响。此外,对于正常的成人来说,如果少量缺碘,可通过反馈调节使甲状腺细胞得以补偿性增生,从而维持体内甲状腺素的正常含量,但婴幼儿、少年儿童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机体功能不够完善,自身调节和保护机能较差,即使缺少量的碘也会比较敏感,受害程度也会比较重。

碘缺乏所致智力损害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隐蔽性。受害者没有任何机体感觉,以致于智力严重受损都浑然不觉,这也就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二是敏感性。碘缺乏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都会对智力造成相应的损害;三是广泛性。碘缺乏地区和人群比较广泛,且在缺碘地区,儿童智力损害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受害的孩子往往表现为呆小症,不仅智力低下,而且面容呆傻丑陋、身材矮小、食欲不振、行动迟缓,重者还会出现聋哑或瘫痪。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每天一点碘 健康多一点

孩子碘缺乏重在预防。首先是孕期和哺乳期妇女要注意补碘,国际推荐的碘营养素每天需要200微克,低于这个标准就会出现碘营养不良。所以在每天食用适量的碘盐外,还可多吃些海带、紫菜、虾皮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孕妇在围产期还可实行全程尿碘监测,掌握孕产期的碘营养水平,一旦发现碘摄入不足,便可及时纠正补充。其次在喂养孩子时要科学合理地补碘,主要从食物中摄取,但孩子不宜过多食用碘盐,口味过咸会有损肾脏。

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介绍:曹继高

全国防治碘缺乏病日:每天一点碘 健康多一点

曹继高,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毕业于西安医学院。陕西省糖尿病学会委员,陕西省内分泌学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熟练掌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肥胖、肾脏疾病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内分泌少见病,如肾上腺疾病、垂体瘤、性腺育异常、骨质疏松、痛风、肾小管酸中毒、甲状旁腺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较深造诣。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获市内科技进步奖一项,获省级荣誉奖一项(西北糖尿病论坛上——胡杨奖)。

相关文章